安眠药物是对睡眠产生作用的药物,使用安眠药物的目的是用安眠药物使失眠患者的睡眠能够达到产生正常睡眠结构及周期,并恢复白昼精力的目的。
安眠药物包括西药安眠药和中药安眠药。西药安眠药物应该称为镇静安眠药物。镇静安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广泛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中药的安眠药,一般是指安神药,近几年来,随着中医睡眠医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中药的安眠作用。
按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进行分类,安眠药可分为短效(血中半衰期<10 h)、中效(半衰期10~24 h)及长效(半衰期>24 h)。注:所谓的半衰期就是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在体内经过代谢,血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为血药浓度最高值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短效的安眠药物无蓄积作用,重复给药时无宿醉作用,但停药后戒断症状明显,较不舒服,而且很容易发生反跳性失眠(药物性失眠);而长效催眠药则与之相反。
通常在治疗短暂失眠时以短效催眠药物为主,疗程约2~4周;而慢性失眠的治疗则以非药物治疗为主,不可以长期大量服用安眠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眠药物一般应在睡前服用,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减少神经抑制。已经服用了安眠药物以后,就不要再进行紧张的工作,更不要读书学习。对于入睡困难者,常选短效的安眠药;对于夜间容易觉醒,常选中效安眠药物;对于睡眠时间短,可以适当选在长效安眠药物。
对于入睡困难者,可以选用起效迅速而作用时间较短的药物,如速可眠、安眠酮、佐匹克隆、右旋佐匹克隆等,以免在清晨醒来后出现药物的延续作用。对于睡眠维持困难者,可以选用起效缓慢,但作用时间较长的药物。如巴比妥类药物、安定、水合氯醛、艾司唑仑、奥沙西泮等。对于睡眠不实、多梦易惊,但白天又必须保持头脑清醒的患者,可以使用中效药物。午睡后,晚间不能入睡者也可以采用中效药物。对于同时合并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患者,还要同时配合使用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等药物进行配合治疗。
不要与酒类一同饮用,或者在饮酒后立即使用安眠药物。因为某些药物遇到酒精以后,其作用会变得更加强烈,服用后损伤肝脏,或引起健忘。身体偏瘦的患者,应当适当减少药物的用量;正在服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长期服用安眠药的患者,应当避免驾驶汽车,或者操作复杂的机械,以防止发生意外。长效型的安眠药物,其作用往往持续到第2天,如果第2天有重要的工作就很容易造成偏差。要注意保管安眠药物,特别是对于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要避免过量服用药物。家中有小孩的患者,更加注意防止儿童误服药物。要警惕有自杀倾向的人,故意吞服过量安眠药物,一旦发现应立即将他们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总之,安眠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并根据专业医师的建议选择逐渐减药、替代治疗、非药物治疗方法,以便摆脱依赖安眠药物睡觉的困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