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尽管不是什么大病,但痒起来叫人极为难受,更讨厌的是很难根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总是冬天好了,春天夏天又发。
什么是“脚气”?
手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是由于特定种类的真菌感染手足部皮肤,其中又以“脚气”即足癣最为多见。如果同时还有指甲/趾甲外伤,或者患有糖尿病等,手足癣可传染至趾/指甲,造成甲癣。
感染皮肤和毛发指甲的真菌有许多不同的种类,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是主要的三种类型,手足癣的致病菌是皮肤癣菌。皮肤癣菌是一群独特的真菌,仅侵入已死亡的皮肤组织或其附属器,也就是角质层、指甲/趾甲、毛发。患病后所出现的瘙痒、疼痛、红肿或水泡形成,都是机体对真菌的免疫反应。
脚气和手癣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三种类型,在外观上也并不一样。有的是水疱鳞屑型,主要表现为起水疱,发痒,水疱干涸后出现皮肤脱屑。有的是浸渍糜烂型,表现为脚趾或手指缝间皮肤浸渍发白,表面可有糜烂,伴有瘙痒。有的是足跟或者手掌下部皮肤粗糙增厚,容易皲裂出血,称为角化过度型。[1]
手/脚发痒一定是手足癣吗?
手足部位出现的上面提到的症状,就一定是手足癣吗?在实际生活中,有的皮肤病确实和手足癣的表现十分类似,甚至难以鉴别。因此,手足癣的诊断除了典型的临床症状,还需要取一些皮肤脱落物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果看到典型致病菌的菌丝或者特定形状的孢子,那么就基本明确诊断了。
一些临床表现也有助于诊断手足癣。由于是感染性疾病,手足癣通常有一个“接种”的过程,皮损多从一侧传播至另一侧。因此手足癣往往是一侧起病的,也就是说,开始时你可能只是左脚发痒,长了几个小水泡,过段时间在右脚也发现了同样的小水泡。由于真菌喜潮湿,所以手足癣在夏季炎热时更多见,而且常常是从趾缝或指缝开始,逐渐向外发展。除了上面提到三种表现类型外,手足癣多伴有指甲的损害(甲癣)。[2]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湿疹、牛皮癣,甚至二期梅毒也可表现为上面提到的某些症状,所以非专业人士出现这些情况最好到正规医院就医,不要自诊自治以免耽误病情。
手足癣能“根治”吗?
外用抗真菌药物是手足癣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据调查,82.5%的足癣患者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坚持不到2周,因而难以获得最佳疗效[3]。此外,药物涂布不均匀容易遗漏病灶, 皮损处涂药还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对鳞屑角化型足癣,药物渗透性较差,因而对疗效的影响较大。上述原因常导致单纯局部治疗疗效欠佳、复发率高(50%-80%)[3]。因此,单纯外用药物治疗仅适用于初发或病灶局限的足癣患者。常用药物有唑类抗真菌药如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酮康唑和联苯苄唑,其它常用药还有特比萘芬、环吡酮胺等。
对于皮损广泛或外用药无效的角化皮肤感染、头癣、甲癣,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如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或丁克),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等,炎症明显的癣病和角化增厚型的足癣也可考虑口服药物治疗。研究显示口服特比萘芬连续1-2周治疗足癣,12周时真菌学治愈率为89.3%,随访3年的年复发率仅为10%左右;口服特比萘芬1周与外用克霉唑乳膏4周其疗效和安全性相似。伊曲康唑冲击治疗1周亦有效,真菌学有效率为56%,但缺乏远期疗效的研究[3]。口服药的缺点是价格昂贵,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药物副作用,但对于糖尿病、免疫缺陷的人群,由于有真菌入血感染其它脏器的风险,所以口服药物是最佳选择。
足疗程的口服药配合局部外用药,手足癣是可以根治的。对于甲癣,口服药物结合一种指甲油样的局部外用药阿莫罗芬(商品名:罗每乐)有助于清除局部感染的真菌。一些手足癣出现皮肤皲裂出血、溃疡,或者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蜂窝织炎(发生在皮下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丹毒(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等紧急情况,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处理较急的情况,等细菌感染控制后再治疗真菌感染。
由于真菌生长周期较长,真菌孢子更可以在人的皮屑中存活12个月,因此足疗程用药对于手足癣的治疗至关重要。许多人以为治不好,因而放弃治疗,其实是因为没有坚持用药的缘故。尤其是甲癣,在感染尚未清除,正常趾/指甲没长成之前,持续用药是必要的。对于甲癣的用药,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持续6个月,趾甲需持续9-12个月,并定期随诊。
如何预防手足癣?
手足癣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或再感染,良好的健康习惯对预防手足癣、降低复发、减少传播至关重要。预防手足癣应注意:
1、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拖鞋、浴盆、脚盆、毛巾等生活用品。
2、保持足部通风干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脚汗较大的人可以选择吸湿速干面料的袜子,避免穿着透气较差的鞋。
3、积极治疗癣病, 对自身其他部位的癣病(特别是甲癣),以及家庭成员、宠物的癣病也应同时治疗。
编辑的话:还有一种“脚气病”, 是指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而引起的一种全身疾病。可不要弄混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