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简称研究所)建立于1960年3月。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所长领导下,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紧密结合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需求,针对神经外科领域重大、疑难疾病的基础与临床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努力创立新理论,研制新技术,建立新方法,现已发展成为集科研、教学、临床为一体,国内领先、亚洲最大,并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的神经外科专业科研机构。198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 1983年被卫生部任命为“全国神经外科培训基地”; 1997年成为“中国医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2006 年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在此挂牌; 2007年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同时还是北京神经外科学院、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全国和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北京市伽玛刀治疗研究中心、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所在地。所长王忠诚院士先后荣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白求恩奖章”,“世界神经外科最高奖”及“领导促进颅底外科贡献奖”; 2009年1月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殊荣。
50年来,作为中国神经外科的旗舰,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的发展印证了新中国神经外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国际领先的每一个脚步。本文将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50 年来在神经外科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和成果综述如下。
1 、学科发展
为了发展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加强基础科研实力,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卫生局第159号文通知,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于1960年3月9日正式建立。首批设立6个研究室,拥有病床120张,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基地。
研究所成立近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所长领导下,全所人员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研究所不断发展壮大,现设16个基础研究室, 9个临床研究室, 3 个博士点, 7 个硕士点, 1个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基地是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设有13个病区, 400余张病床。
主要基础研究室: ①细胞室:主要从事脑肿瘤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②神经干细胞室:主要探索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与方法; ③ 神经介质室:主要探索脑缺血的研究; ④功能神经外科研究室: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机制的研究; ⑤神经解剖室:主要探索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的研究; ⑥肿瘤研究室:探索胶质瘤的基础与临床的研究; ⑦颅脑外伤室:研究颅脑损伤的机制与防治; ⑧神经损伤修复室:主要从事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 ⑨超微形态学研究室;重点研究神经组织的超微病理改变,从而了解疾病发生的根源及本质; ⑩病理生理室:脑损伤及脑保护的研究; ○11 神经流行病室:主要从事神经系
统疾病预防调查与控制及对不明流行性疾病现场的调查。
主要临床研究室: ①神经影像中心: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教学、科研工作; ②神经介入治疗室: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开展相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③ 神经电生理室:将神经电生理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 ④ 神经病理室:紧密结合国际前沿,从分子水平为临床提供病理诊断依据; ⑤ 伽玛刀治疗
中心: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和控制颅内疾病。脑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 2个) :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及北京市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导组,这2个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均是为从事脑血管病的防治研究服务,不同的是一个面向全国,一个面向首都。2个脑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负责全国和北京市的脑血
管疾病的防治工作,该组织每年都举办各种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培训班、健康大课堂、义务咨询、义诊、发放宣传材料等,受益群众达40万余人,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为首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贡献。
临床基地: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设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内,其临床基地为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设有:颅内肿瘤、小儿、脊髓、脑血管病、外伤、功能神经外科、颅底脑干、内镜神经外科、颅内外沟通疾病等13个病区, 400余张病床,年手术量上万台。为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转化医学模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平台。
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整体研究体系完整,坚持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基础研究以解决临床中出现的问题为目的,临床研究以更好地提高临床技术为目的,临床基地将基础及临床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不断提高神经外科的整体治疗水平,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进步。近10年来,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国内及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为研究所知识创新工作向创新跨越和持续发展新阶段的转变、实现北京神经外科办成世界一流研究所的最终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科学研究
研究所承担着脑肿瘤、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及脑外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70余项,部市级127项;荣获科技成果280余项,其中国家级30项,部市级108项,局级144项;撰写学术著作88部,发表论文3 000余篇。
2. 1 神经系统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脑干肿瘤:针对神经系统手术禁区的脑干肿瘤进行了临床与基础研究。首先,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了“脑干形态与功能具有可塑性”的理论。同时对脑干呼吸、循环和意识等中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首次提出脑干血管网状细胞瘤术后可产生“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理论。他率先打破传统的手术禁区,指出脑干良性肿瘤可以治愈,并在以往的脑干手术禁区内开展了大量的脑干肿瘤切除手术,例数和质量均为世界之首。这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此研究为基础,又进行了大量脊髓内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从而使得高位颈髓内肿瘤的手术质量有了同样的飞跃。
2)恶性胶质瘤:研究所胶质瘤治疗中心是我国第1
个专门从事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的神经外科中心,是集神经分子病理诊断、脑皮质功能区术中电生理监测、神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个体化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于一体的脑胶质瘤治疗中心。该中心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胶质瘤综合治疗方案,率先在国内开展以神经分子病理为理论指导的脑胶质瘤患者的个体化综合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3)颅底肿瘤:颅底肿瘤因为其位置深在,周围神经、血管结构复杂,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研究所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解剖研究工作,为开展临床各种手术入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得颅底肿瘤的手术质量明显提高。
2. 2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代偿修复的机制和促进修复
方法的研究
该研究包括: ①胚胎干细胞、施旺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 ; ② 骨髓
基质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机制与方法的研究 ; ③颅脑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④脑内抗缺氧因子的提取,进一步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功能保护的研究; ⑤促神经再生人工组织的构建,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恢复的研究 ; ⑥严重颅脑创伤救治技术的研究。从基础到临床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和修复方法 。
2. 3 转化医学平台
转化医学( 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把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医学技术的过程,即从实验室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室的连续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之间的屏障,在中间架起桥梁,努力缩短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时间,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科研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治疗新技术。转化医学的意义及价值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重视。目前,转化医学在国内刚刚起步,针对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给国民经济造成沉重负担的现状,亟待在成果研发与推广转化方面制定适宜的医疗与健康对策。开展该领域的研究不仅为我国医疗实践带来深刻的变革,其结果还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2010年卫生部重大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综合防治技术的研发、转化
与应用”项目由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牵头承担,旨在建立起一个国内高水平的医学转化型研究平台,以探索神经系统疾病从基础研究向医学临床应用转化的新模式。研究的重点是首先启动针对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研究,将这些疾病的关键临床问题,以疾病的早诊早治、个性化治疗和微创诊疗技术应用及康复治疗为主线,组织多中心的合作攻关,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的研发、转化与推广工作,规范脑血管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降低其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最重要的意义是提高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水平和为推广较成熟的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提供关键的理论依据和新技术,探讨更多、更规范、更有效的治疗干预策略,推动神经系统疾病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快速协调发展,体现转化医学的最新理念和核心价值,最终让广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受益。
该项目覆盖全国数百家协作医院,将建立3 ~6个综合性技术转化基地,形成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技术的创新团队,逐步建立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科发展、项目研究四位一体的卫生技术体系。项目从基础
数据、预防干预、疾病诊断和疾病治疗4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工作将在2012年内完成,根据计划将完成
建立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监督、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服务和技术推广网络;建立适当的卒中二级预防督促和宣教体系;规范并制订胶质瘤、垂体瘤的分子病理诊断标准并指导临床治疗;初步建立国家级脑血管病转化医学中心,形成以三级专科医院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示范基地的转化模式;建立1~2个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疗技术的研发、推广、示范基地;规范现有康复治疗手段并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康复训练服务体系等多项内容。
2. 4 血管内介入治疗研究
神经介入研究室是国内最早建立的血管内治疗专业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国产材料研究;颅内动脉瘤病理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研究;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新技术应用,现在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方面有突出成就[ 6 - 8 ] 。目前研究所已经成功栓塞5 000余例各类脑血管疾病。先后参与并完成的“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家自然基金等科技项目,科研经费达200余万元。已经通过了国家科委评审的国家“九五”攻关2血“管内介入新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国家“九五”攻关2“血管内介入新技术在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中的应用”、国家“九五”攻关 2“血管内介入
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30200289)《颅内动脉瘤转归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与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7022008)《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血流动力学研究》的研究。先后在各类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 I文章约占40%。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
2. 5 内镜神经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近10年来在应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垂体瘤等鞍区肿瘤、脊索瘤、脑室内肿瘤、脑积水、颅内囊性病变和胆脂瘤等疾病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总结出了一整套优于传统神经外科技术的现代微创手术方法,特别是对从前颅底到枕大孔区域的颅底中线区域肿瘤。近年来不但是手术质量和手术范围取得了新的突破进展,使得内镜治疗颅底疾病的种类、范围以及手术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体现了内镜手术治疗颅底疾病的内在优势,对该区域常见疾病例如垂体瘤和脊索瘤做到了用最小的创伤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另外,对严重脑脊液漏的修复和颅底结构的重建也有独到之处。每年完成神经内镜手术300~400例,常规使用神经内镜开展以下疾病的外科治疗: ①各种脑积水的神经内镜治疗; ②各种颅内、脑室、脑池囊性占位和脑室肿瘤的内镜治疗; ③颅底中线部位肿瘤的内镜治疗,如单鼻孔内镜经蝶切除垂体瘤(包括甲介型蝶窦垂体瘤)和脊索瘤等[ 9 - 10 ] ; ④颅内胆脂瘤的神经内镜辅助治疗; ⑤颅颈交界区病变的神经内镜治疗。其中在垂体瘤、颅底脊索瘤、脑室脑池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达到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
在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神经内镜专业组共获科技成果奖7项,曾经和正在承担国家“863”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跨世纪人才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26项。
2. 6 脑血管病的防治研究
开展脑血管病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脑血管病用药物的药理及抗脑缺血药物研发研究 。
2. 7 重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及人群防治措施的
研究
神经流行病室近10年来在脑血管病、癫痫等社区
人群防治措施研究方面做出突出的成就。特别是探索
农村癫痫患者的有效治疗管理措施并已大面积向全国推广,同时还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次,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次。
2. 8 神经影像
①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脑梗死前期的概念,一改过去学者只注意脑梗死发生后超急性期的病理生理
过程以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研究方向,将急性脑梗死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内局部血流量变化以及病理
生理过程作为突破口,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脑梗死前期,由于脑局部缺血造成星形细
胞足板肿胀,致使脑局部微循环障碍。这既丰富了急性脑梗死形成的理论,又从影像学上为临床提供了脑梗死前期客观诊断依据; ②以脑血流灌注为突破口,在动物和临床实验的基础上,创新性的用动态增强CT进行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脑组织正常反应、肿瘤残存的鉴别诊断。经权威部门检索共有5项创新; ③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循证影像学的概念(早于《Radiolo2gy》杂志2个月) ; ④在计算机上实现了CT灌注参数图,并应用于临床,与国外专用图像工作站产品相比,使用简单,费用低廉,易于推广,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⑤在国际上首次将MR弹性成像应用于颅脑肿瘤的研究,实现了术前对脑肿瘤的“影像触诊”,以此判断脑肿瘤的软硬度,从而可以为神经外科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此项研究自行研制开发的“枕式头部磁共振弹性成像激发器”,并已申请专利,与传统的激发器比较,更为人性化,易于为患者接受; ⑥ 高培毅教授在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方面,提出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具备重要的生物力学重构作用。实现了基于影像学技术对正常及狭窄颈动脉分叉部位的血流流场重建,并且,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在体正常人群颈总动脉血管壁切应力的分型研究,结果已经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动脉轻度狭窄可能为有益的局部血流重构作用导致。所得结果对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及脑血管病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⑦高培毅教授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判读方面在国际上首次提出2个新模型,其一提出的MR弥散加权成像判断缺血半暗带,与国际上目前通用的传统模型相比,优势在于判断更为精确,且检查过程中无需注入对比剂,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对比剂过敏,安全可靠,节省检查时间和医疗费用;其二提出的CT灌注原始图像双期判断缺血半暗带,该模型目前已在神经放射最权威的杂志发表,在传统模型中,患者躁动会导致CT灌注参数图无法得到,从而无法判断该类人群的缺血半暗带,而新模型最大的优势在于对传躁动的患者也可以进行判断,从而增加了获益人群,且简便易行 。以上研究获得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2次,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次,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次。
2. 9 功能神经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功能神经外科研究室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临床工作方面, 1998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病,10余年来共开展DBS手术约600例次,居于国内领
先地位;随着研究的深入,DBS的治疗领域不断拓宽,先后应用DBS治疗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抽动秽语综合症、Hallervorden2Spatz病、Meige 综合征、Huntington舞蹈病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奠定了研究所功能神经外科在国内的学术地位; 此外, 利用
DBS手术在一些前人未涉足的疾病领域进行了探索,2004年7月利用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了一例迟发性
肌张力障碍的患者,手术疗效良好,在国际上没有先例; 2009年6月利用DBS治疗了1例罕见的Fahr综合征的患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国外文献无相关报道。作为功能神经外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开展癫痫手术约200例,在颞叶癫痫、颞叶外癫痫的外科治疗上取得良好的疗效,在国内率先开展利用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癫痫,手术效果良好,填补了国内在此方面的空白。在颅神经疾病的治疗方面,开展纤维血管减压术治疗多种颅神经疾病,疗效显著。在基础研究方面,开展DBS治疗帕金森病、癫痫、药物成瘾、肥胖等疾病的系列研究,先后取得北京市
科技新星资助项目4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1
项。为了能使更多的患者受益于DBS手术,近年来致力于刺激器国产化研究,与清华大学航天学院合作研制了国产的刺激器,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有望在2~3年内走向市场,将创造较大的社会效益。以DBS为基础,先后于2005年及2009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一项。
3 、人才培养
依托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的完整专业体系及专家队伍,研究所每年为全国各地培养大量的神经外科人才。
3. 1 研究生培养
研究所现设3个博士点, 7个硕士点, 1个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共有研究生导师1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1人。在读研究生57人,其中博士生19人,硕士生38人,在流动博士后工作的人员5名。
3. 2 北京神经外科学院
经卫生部批准2004年6月成立的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设于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该学院是我国第1个以培养神经外科专业医师为目标的专业学术机构和正式培训基地,分为五年制和一年制,五年制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神经外科专业医师,一年制目标为全国各地医院培养神经外科专科高级医师人才,这些毕业的学生将为全国各地的神经外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 3 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研究所共有北京市科技新星23人,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15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3人。
3. 4 卫生重大公益性专项及推广由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卫生重大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综合防治技术的研发、转化与应用”覆盖全国数百家协作医院,目的是进行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新技术的研发、临床转化与推广应用,该项目将建立3~6个综合性技术转化基地,并以此形成基底示范效应,在全国范围推广神经系统疾病的最新诊疗技术,同时将培养大批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全国神经内、外科及相关辅助科室医师,全面推动我国神经系统治疗水平的快速进步。
3. 5 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卫生部神经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在国内开展神经内镜手术最多,在神经内镜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基地内镜学习班常年招收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每2月1期,每期6~8人;每年举办全国规模神经内镜学习班2次,每期约200人;每两年主持召开北京国际神经内镜研讨会;并在全国20余个省巡回举办学习班,进行技术演示和推广,大大推进了神经内镜技术在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在通过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提高治疗质量的同时,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3. 6 进修医生培养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及全国神经外科培训基地,设有脑肿瘤、脊髓、外伤、血管病、小儿、功能、内镜等不同亚专业病区,每年都为全国各地培养许多神经外科专业人才。数以千计的进修医生回到全国各地,成为当地神经外科的中坚力量。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无限感慨。回顾过去,几代学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奠定了神经外科十几个亚科、学组及应用研究的基础,并获得了最高奖的殊荣;展望未来,我们使命崇高,任务艰巨。2010年神经外科研究所迎来了50华诞,首都医科大学也迎来建校50周年校庆。我们将和全体首医人一起,弘扬首医文化传统,传承光大首医精神,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决心,团结奋发、与时俱进,继续瞄准世界神经科学发展的前沿,努力使我国神经外科的建设和发展迈向新的里程,创造新的辉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