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标。口服抗糖尿病药物(OHA)由于其服用方便、无创伤、易携带保存等优点,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据统计我国有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在关注药物降血糖效果的同时,应注意药物导致的副作用,如贫血等。总体来说,OHA发生贫血的几率较低,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服用OHA糖尿病人群,还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能会引起贫血的药物包括:
1、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通过形成免疫复合物或半抗原的机制,使红细胞膜吸附凝集抗体或半抗体,红细胞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贫血程度不一,通过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溶贫症状较重,容易被察觉。而由半抗体介导的溶血性贫血起病缓慢,贫血较轻,网织红细胞可以正常,故不易早期诊断。停药后溶血症状即缓解。在使用甲苯磺丁脲,氯磺苯脲,格列苯脲的病例中都有个案报道。虽然出现溶血性贫血的病例很少,但是磺脲类药物仍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降糖药,所以在患者出现贫血时,应想到是否由此类药引起。磺脲类药物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不明,可能因为这类药与磺胺类药物有相似的结构,会引起骨髓抑制。在使用甲苯磺丁脲的病例中有罕见个案报导,在病人开始服用这类药物的10天后应常规检查血象,第一年内每3个月查一次血象,以后每年检查一次以便早期发现。
2、双胍类药物
在部分病人,长期应用双胍类药物可影响小肠内维生素B12的吸收,引起VitB12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形成巨幼细胞性贫血。国外临床试验调查了600名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或苯乙双胍平均11.8年,9%(54例)患者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伴血VitB12水平降低,其中仅有0.5%患者抗壁细胞抗体阳性,经补充VitB12治疗后,所有病人的网织红细胞在10天内升高。所以在长期使用双胍类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监测血象及VitB12水平是有必要的,一旦发现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及时补充VitB12,没有必要停用双胍类药物。另外国外报道了两例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贫血,黄疸的病例,考虑为二甲双胍导致的自身免疫性贫血,停药6周后症状缓解。
3、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引起的贫血多较轻,与二甲双胍合用发生率高于单用或与磺脲类药物合用。现认为贫血属药物引起的体液潴留导致的稀释性贫血。据国外研究报道这种血色素轻度下降的趋势在用药后10-12周左右渐趋稳定,很少患者出现贫血。另外,有动物研究显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促使骨髓脂肪聚积,而引起贫血。
4、a糖苷酶抑制剂
国外文献报道曾有使用a糖苷酶抑制剂后出现体重下降,缺铁性贫血的病例,认为可能与阿卡波糖使铁在肠道吸收减少,同时病人过分限制饮食,铁摄入不足及可能伴有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慢性肠炎有关。在其他有关阿卡波糖的动物及人的研究中未发现类似情况。
糖尿病患者由于1)未行正确的饮食控制,或由于多尿致造血原料丢失等原因可致贫血;2)红细胞膜蛋白糖基化致细胞寿命下降;3)胃酸分泌减少或合并糖尿病性肠道病变可影响造血材料的吸收;4)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5)高糖或高渗状态使红细胞破坏增加等可出现贫血。所以当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贫血时,应注意是由于疾病本身抑或药物引起,或是合并其它系统疾病。
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急剧增长,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虽然引起贫血的降糖药较少,但是在糖尿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时,仍需引起足够重视,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者生活水平下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