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614年,瑞士的Plater在他的书中就描述了掌腱膜挛缩症这一病症,后来被称之为Dupuytren’s挛缩。它好发于老年人群, 表现为手的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的进行性屈曲畸形。Cline在1777年提出了病理束带切断的方法。而Cooper则最早开展了经皮筋膜切开术,并称之为“Cooper筋膜切开术”。而后,从19世纪初Goyrand的有限筋膜切除术逐渐发展到20世纪中期的全掌腱膜切除术,后因并发症太高,外科医生逐渐趋向于选择性筋膜切除术或有限筋膜切除术,但是,仍然存在手术创伤大,手部皮肤坏死等问题。近年来,一些医生对Cooper筋膜切开术进行改良,称之为经皮针刺筋膜切开术。国外部分研究报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随访我院2007年以来采用经皮针刺筋膜切开法治疗掌腱膜挛缩的病例,探讨其近期疗效和并发症。
一、治疗方式的选择
掌腱膜挛缩症是一种无痛性的进行性的挛缩畸形,虽然不能治愈,但经过正确的治疗,大部分都可以获得功能上的改善。病人就诊的主要目的也是尽可能的纠正手部畸形、恢复手部的功能。对于掌腱膜挛缩症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国内文献对于掌腱膜挛缩症的治疗大多是切开行掌腱膜的局限切除或广泛切除。筋膜切除范围越大,其并发症越多。Van Rijssen[7]对比了经皮针刺筋膜切开术和腱膜局限切除的疗效,两者的活动受限改善率分别为63%和79%,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0%和5%;而后者总的并发症(包括血肿、皮肤坏死、神经损伤,交感性营养不良症等)发生率高达30%。这些并发症都不是医生和病人想要的。一篇国外文献报道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3736个手指的经皮针刺筋膜切开术的并发症仅有2%的皮肤裂伤和0.8%的神经损伤,虽然此种方法的5年复发率大约为50.4%,但由于病人手术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即使病人复发的情况下仍有可能使用同样的手术方法去治疗,因此,经皮针刺筋膜切开术可以作为治疗掌腱膜挛缩的一个优选方法。但是该方法也不适用于特别严重的病例,其最佳适应症是Tubiana I级或II级的挛缩。
二、并发症的预防
经皮针刺筋膜切开术属于盲法松解,所以也有意外损伤指神经和指血管束的可能,甚至文献中也有报道造成指屈肌腱切断的病例。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这种风险的发生,⑴必须对掌腱膜挛缩的病理解剖结构和挛缩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对螺旋束部位挛缩的松解最容易伤及血管神经束,Watson在文献中已经对螺旋束部位挛缩的特征作了很好的阐述,如果术前发现Watson test阳性,我们则可以避开这一部位,在其近端切断挛缩束带,从而可以避免损伤此处的血管神经束。⑵术中谨慎操作,勿使针尖刺入太深,伤及深部肌腱。⑶对于屈曲挛缩>90°的病例,经皮筋膜切开松解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皮肤撕裂伤,尤其是皮肤与束带粘连紧密的部位,预防的方法就是先用针尖在皮肤和束带间进行松解,游离局部粘连的皮肤,再切断束带伸直关节。⑷应由远端向近端方向逐渐多点切断束带,如果先切断近端束带,有时候会导致远端束带触摸不清而无法予以切断,从而导致术后很快复发。
总之,经皮针刺筋膜切开术是一种相对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可靠的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方法。掌握好适应症和手术技巧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并能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