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所谓“脉诊验孕”是非之争盛行,凑个热闹。
什么是中医脉诊
脉诊,即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之脉搏,体察脉象变化的一种中医学诊断方法,也叫切诊。中医学脉诊之历史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时期。至晋代王叔和《脉经》出现,各种脉学专著层出不穷。明代李时珍之《濒湖脉学》,则是中医脉象学发展渐至成熟的历史性标志。《濒湖脉学》撷之前脉象学研究大成,规范了27种中医学脉象及其主病,广为后世医家采纳。
现代医学亦不否认脉象的存在。西医学对脉象形成的科学的生理学解释是: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心脏每一次收缩射出至少约40m1血液,在主动脉弓的弹力扩张下进入主动脉弓。主动脉弓弹性回收时,将这部分血液向远心段输送。这种弹性舒张和回缩,形成了振动波,向远心端传播,同时不断维持动脉血液的传输方向,在挠动脉处形成脉搏波。
临床摸到的脉象,包涵了这样几种信息:心脏射血多少、周围循环血量多少、周围血管堵塞情况、血液粘稠度、血管弹性变化。
可见,中医学、现代医学,都会通过脉象之变化,得到人体某种生理、病理改变的信息。
脉诊与女子怀孕
说道脉诊与女子怀孕,《濒湖脉学》有这样的描述:“女脉调时定有胎”、“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妊娠可喜……”意即:女子妊娠期,因气血充盛,常可触及滑脉。少阴之脉搏动数急、往来流利,为有孕之脉;尺脉滑利,则为妊娠之象。
中医学观察到了这样一个规律,即妊娠期之女子,脏腑气血运行之状态会与非孕期不同,而这一不同又与女子某一特定之脉象――滑脉的出现相关联。此亦所谓中医学“脉诊验孕”说法之由来。
怀孕女子有滑脉,是古人对女子妊娠生理现象与脉象规律的经验总结。而从中医学临床的历史事实来看,在遥远的古代,在没有现代医学诊断学技术可以依赖的年代,通过脉诊,并结合女子月经周期变化、症状与体征变化,正确诊断女子怀孕的医学案例确是屡见不鲜。脉诊作为验证女子怀孕的技术手段之一,也从未被中医学界及患者这两个群体所质疑。
所谓“脉诊验孕”这个命题
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脉诊验孕”之命题,似乎中医学仅单凭脉诊便可诊断女子怀孕,有以偏概全之嫌。
事实上,中医学是这样诊断女子怀孕的。当医者诊得滑脉等提示怀孕之脉时,会进一步由问诊问明女子结婚与否、是否与丈夫分居,既往月经是否正常、末次月经时间,近期饮食喜恶有何变化、有无恶心呕吐等情况,综合判断,提出是否怀孕的初步参考诊断意见,并会建议患者随后作进一步检验而确诊。
可见,中医学并非单纯以“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妊娠可喜”等论述而断言女子怀孕。因为,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一向以“四诊合参”为依据。自古以来,中医学诊病,从来没有将四诊之切诊,从望、闻、问、切中割裂开过,亦从未独以切诊之信息作为诊病的依据。正如《濒湖脉学》开篇之序言:“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四诊不可!”
当然,对医学之术不甚了了而游走江湖亦称之为医者之人,医界无力杜绝。这类人想必中医界、西医界都有,计较其言行,不如提醒众多患者去正规医生处就诊。
所谓“脉诊验孕”在今天
的确,至近代,脉诊作为对女子怀孕的医学诊断技术手段之一,正在临床日益淡出,笔者以为,大致原因有三。
其一,客观上,现代医学诊断学的发展,为女子怀孕的诊断提供了更为先进、便利的技术手段。
通过激素水平检测、基础体温监测等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结合女子近期症状、体征之改变判断女子怀孕,相比所谓“脉诊验孕”,更为科学、准确、快速。中医学清醒地看到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将现代医学的先进成果“拿来主义”了,这本是中医学与时俱进,科学借鉴他人先进知识、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的行为体现。即如此,所谓“脉诊验孕”淡出中医临床,其原因已就明了了。
其二,主观上,目前部分中医临床医者对脉诊技术在掌握上的欠缺,也导致了脉诊技术在女子怀孕诊断时的正确运用,而这又与现代中医学的传承模式不无关系。
中医学是实践的科学,是经验的科学,自古以来,一直注重以一对一“师带徒”的模式传承。这种传承模式,虽然可以将老师诊治疾病的学术思想、技术经验完整、准确地传递给后人,但人才的培养周期长并难以形成人才培养规模。现代的学院式教育模式,人才培养周期相对固定,可以形成规模。但不能不说,现代的学院式教育模式,真的较难使学生在院校学习期间就对关键理论、关键技能,掌握至临床可以娴熟运用的程度,比如舌诊技术、脉诊技术。中医学是看到了这个问题的,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其三,用进废退。这个很久前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在他的《动物的哲学》中提出的生物进化理论,不妨在今天讨论所谓“脉诊验孕”时,再“拿来”被中医学借鉴一下。
按照上面两个逻辑,中医学在诊断女子怀孕时就无策了吗?不是。因为有了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请注意,这是人类的幸运。既如此,中医学也不排斥用之,再拘泥于如去何掌握相对依赖经验、相对难于掌握的脉诊技术,去验证女子怀孕,看不出太大的必要性了。不论西医学、中医学,在现代社会,都面临着诸多疑难的女性不孕症患者,将更多的时间及精力,放在如何让她们怀孕的治疗上,更合逻辑,也更具意义。当然,不希望因此而再次引发孰是孰非之争,将患者牵扯其中就更不妥了。
结论
中医学凭脉测孕,尤注重“四诊合参”。
脉诊对于判断女子是否怀孕,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绝非能理解为脉诊所能独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