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是一种使人想去搔抓的不愉快的感觉,是皮肤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它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多维度的感受反应,属于身体的正常防御性机制,可引发搔抓和不良情绪反应。按照病程(6周)其可分为急性瘙痒和慢性瘙痒,慢性瘙痒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症患者可出现自杀倾向。挪威一项超过4000人(年龄30-76岁)的研究发现,在过去两周内急性瘙痒的发病率为8.4%。
德国一项200人抽样调查发现,慢性瘙痒的患病率为13.5%,既往1年有16.4%的人群发生过慢性瘙痒,而慢性瘙痒的终身患病率为22%;而一项法国的研究发现,既往2年内 12.4%的受调查者有过慢性瘙痒的经历[5]。随着各种瘙痒神经介质、神经受体、相关皮肤和免疫细胞以及神经传导通路的发现,对于瘙痒及其认知反应的认识也随着近年来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从最初的“强度假说”到“门控假说”,以及目前的“特异性假说”和“选择性假说”,瘙痒的神经编码理论不断地发展。
随着对瘙痒的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认识的深入,标准化的瘙痒两步临床分类法也由瘙痒研究国际论坛(IFSI,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Study of Itch)制定并发布:基于临床表现的第一步,包括:炎症性皮肤病源性瘙痒、非炎症性皮肤病源性瘙痒以及慢性搔抓继发性皮损相关瘙痒;基于潜在疾病的第二步,包括:皮肤病、系统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精神及心理疾病、混合性和其他不确定病因。但由于起步较晚,对于瘙痒的研究和认识还相对滞后,所以目前的理论都还不成熟,也不能全面解释瘙痒相关的各种现象。由于引起瘙痒的病因复杂,影响因素多,特别是对于慢性瘙痒的患者;目前虽有慢性瘙痒治疗指南的发表,但临床仍缺乏有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