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的一楼针灸治疗室的诊床上,躺满了前来接受治疗的患者,几个大夫在忙碌着:有的在患者后背上撒药粉,有的铺姜……这就是针灸医院的特色疗法—火龙灸。
火龙灸指在位于人体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施以隔物灸,用于防治疾病的一种灸法,是房恭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开展的一种特色针灸疗法。让患者充分暴露背部,医生在裸露的脊背沿脊柱均匀铺上一层细细的中药粉,在中药粉上盖上桑皮纸,桑皮纸上面铺上宽厚的一层姜蓉,姜蓉上面又盖上首尾相接压实的艾绒。同时点燃“龙头、龙身、龙尾”三处艾绒,艾绒慢慢燃烧,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曲折、匍匐在人体脊背上的火龙,故此得名。
房恭介绍说,治疗中患者会感觉背部温热,有的患者说温热感会向腹部和四肢部扩散、放射,热而不烫,浑身感觉暖洋洋的。一次治疗需要更换两到三次艾绒,待艾绒全部烧尽,治疗也随之结束,每次治疗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治疗后患者背后会出现一条潮红的印记,几个小时后会自行消退。
火龙灸源于《黄帝内经》的药熨法,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将“药熨”发展为隔药灸,后来又衍生出“督脉大灸”、“督灸”等疗法。房恭主任医师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以及近现代医家经验,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在“铺灸”、“督灸”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而成现在的火龙灸。
如此,不仅一年四季在门诊即可进行,且做完后皮肤一般不发泡,治疗病症范围也从过去的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扩展到全身多系统疾病的治疗、康复及亚健康状态等的调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