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吴主任,我今年30岁 孩子7个月大 在他2个半月的时候我发了一次高烧 由于生活很忙 一直没有时间休息 老公是特殊职业 工作压力较大 我要照顾孩子 还要照顾老公 心很累 后来看中医吃中药 有好转 但现在一直保持在一个水平 无法恢复到以前的身体状态 现在坚持一天一次母乳喂养 经常头晕 眼睛模糊 舌下静脉怒张 颜色很深 请教治疗 感谢!!! 吃过很多中药 但是身体状态没办法恢复到以前 怎样才能恢复到以前的身体状态。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吴中朝主任:
这里有几个问题:
一、心理的紧张:你的思心,即是如此。
二、机体的疲劳;现有的家务等工作过多。
三、睡眠的不足;还孩子、哺乳等休息不够、不规律。
四、病后的失复;半年前的病后未能恢复;
五、功能的低下。上述综合致机体功能不足。
基于前述,建议对症调摄。自已做些休整。
再看看中医,辨证施治,服些中药,针灸治疗等。
面诊医生为好。
患者:提问:哺乳期症状-血瘀症状加重所患疾病:血瘀 气血两亏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吴大夫 我30岁 孩子7个月 第二次向您咨询 这几天自己观察舌下静脉 怒张情况加重 像舌尖延伸 头晕 眼花的症状没有明显加重 坚持母乳一天一次 在湖北省中医学院查血 血象没有问题 我本人不贫血 医生给我开了七天散血提气的中药 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好转湖北省中医学院的专家 只品我右手的脉象 舌下不看 咨询过很多专家是否能吃三七 都说没什么用 不建议吃 由于您在下个星期才能出诊 我能否按照您在养生堂节目中提供的药方 5g天麻+3g三七粉 一日2次暂时抑制?星期一再赶到北京找您诊治?
患者:提问:头晕 眼花 精神状态差 舌下静脉怒张所患疾病:肝气不调 气血两虚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头晕:像坐火车 轮船一样上下浮动,头皮发紧 有时感觉血液或气下行(喂奶时明显);眼花:不能看点点或者条条的图案。以上症状吃中药曾经好转过但是现在反复,平躺或者口含西洋参会好一点。舌下静脉怒张:运动后或早上起来颜色变浅,但总体缓慢加剧 变粗 且像两边毛细血管扩张; 恶心干呕:这个从小就有 不是慢性咽炎 早晨起来比较频繁,精神紧张时也会出现;经常性舌苔微黄 偏厚 偏红 脉细 大便不成形。排查过颈椎病和贫血。我30岁,以上不适应的症状都在产后2个半月发了一次高烧,连续烧了5、6天,后又因为喂奶虚脱过两次开始出现。坚持中药调理和每天一次(少量)母乳喂养直到孩子9个半月,现在孩子10个月。 看过很多中医:没有一个要我做其他的检查多数说我气血两亏 思虑重 一个说我是郁导致血瘀吃了半年中药 好转过 但是现在有反复的苗头 孩子主要是我带 由于实在受不了了在10天前给孩子断奶。 20多天前开始针灸治疗 每次都是同样的9个穴位:百汇 太阳 风池 合谷 足三里觉得基本没用。 1 、我到底是什么病? 2、 为什么会反复? 3 、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4、 需不需要再做些其他的检查? 5 、为什么舌下静脉没有好转过?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吴中朝主任:
其实,机体的一种状态,也不一定是什么特定的病。
产后多虚,哺乳期过长,往往会加重虚象。
一般为气虚血瘀的症状。
可以用上述你提及的我养生堂所说的药,但可服些人参片泡茶。
注意心绪的安宁。
患者:吴大夫 感谢您的耐心回复 我想于本月找您面诊,由于您病人多且限号50人,不知道是否能挂上您的号,请问挂不上怎么办?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吴中朝主任:
目前未实行网上预约挂号。可于我的出诊日的每周一、三、五上午早点来挂号,以免挂不号而耽误治疗。
患者:吴院长,我刚刚在北京找您医治过,我的病症是颈椎+焦虑。我想知道什么原因引起的产后颈椎病?我想快点好起来,是不是现在开始就不能抱孩子了?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吴中朝主任:
颈椎病的原因很多,抱孩子只是其原因之一。其他如用电脑时间过长,低头工作,长时间看电视,打麻将太过,织编职业等,都可能是原因之一。也有不明原因,主要是机能退化所致的颈椎变化等。
故还是少抱孩子。
患者:吴院长 您好,我拜读了您的文章《颈心穴治疗颈心病的临床思路与机理》并结合本人病情有几点想请教:
1、颈心病的症状是否不包括头晕?
2、舌下静脉怒张与颈椎病有无关系?
3、头晕与舌下静脉怒张有无关系?
4、交感神经型的颈椎病与颈心病有无不同?
5 恶心干呕与颈椎病有关联吗?另外我想下周到北京找您集中治疗一个星期不知道您下周是否都在北京?
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吴中朝主任:
颈心病是西医诊断,血瘀等是中医病机,二者可相融。
颈心病可兼其他不同的中医病机。
下周我在北京应诊。
患者:提问:眼睛不能看点点或者条条状―口含西洋参会好转(生孩子前没有此种症状) 所患疾病:颈椎+焦虑 所就诊医院科室: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针灸科检查及化验:24小时动态心电图 窦性心律 24小时动态血压 正常 颈椎X线检查 颈椎顺序可,曲度变直,生理曲线C3-4 4-5成角 C3-7椎体边缘纤维附着点钙化,C3-4椎间隙平直,C4-5,5-6椎间隙变窄 治疗情况:中药(膏药+汤药)+针灸+埋线 病史:孩子出生两个半月之后有一次喂奶后虚脱发现看到点点或者条条状发晕这种情况与风邪有关吗?或者是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吴中朝主任:
现已知病事。
可能的原因与解释:
1、因颈椎压迫所致脑部供血不足。所谓“喂奶后虚脱”实际上就是转头所致脑部供血不足之因。
2、星点状的视物现象,有人称之为“飞蚊症”,如无不适症状,一般是属生理范畴,可以不治。
3、一些视物的异常现象,或与焦躁有关。
4、体力与血循环不足,此类可能服些西洋参会好些。但现人多数并不缺营养。因此,也不排除自我的心理安慰作用。据研究,自我心理安慰或药物的安慰作用甚至占到所谓疗效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少数心理依赖或心理较脆弱的病人,其心理安慰作用甚至会更高。
5、基本可以排除其所谓“风邪有关”的自测。
患者:方一: 白芍 15g 薄荷 10g 北柴胡 10g 炒白术 15g 炒栀子 10g 丹参 15g 丹皮 10g 当归 15g 生甘草 5g 茯苓 15g 粉葛根 20g桂枝 6g 益母草 30g 马鞭草 25g 鹿含草 25g 白花蛇舌草 25g 郁金 10g 炒香附 10g 天麻 10g 僵蚕 10g 全蝎 4g 伸筋草 25g 鸡血藤 25g 三七粉 6g 桃仁 10g 红花 10g 方二: 羚羊角粉0.6g 嫩钩藤30g 杭菊花10g 冬桑叶20g 湘贝母15g 姜竹茹15g 夏枯草10g 大川穹15g 川牛脖15g 百合15g 京小麦50g 炒栀子10g 醋柴胡10g 生甘草5g 治疗情况:中药(方一+方二)+针灸+埋线 明显好转:精神状态 体力(可以坚持走路接近2小时,但是心脏负荷加重) 颈椎(可以睡枕头)略有好转:头晕(饿的时候晕的厉害,饭后会有所减轻) 眼花(体力多耗后看条条状更花)没有好转:舌下静脉怒张新症状:耳鸣(独处在安静的环境下会听到类似于持续的蝉鸣声,睡觉前最明显) 以上症状经过长期观察并非心里暗示 想得到的帮助: 1血瘀是否会引起头晕、眼花、耳鸣? 2再次面诊前是否需要做耳科及眼科的相关检查?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吴中朝主任:
自我别在意所谓“舌下瘀滞”之象。血瘀是一种病机,可与症状有关,更多的是无关。
颈椎既要治疗,又要调养。
检查,耳鸣与眼科,一般多无异常发现。因为其病不在耳,也多不在眼。
患者:院长您好: 经过了接近三个月的治疗我头晕眼花以及体力不支的症状虽未痊愈,但都有了明显的好转,只是觉得耳鸣比之前还严重些,是否心理作用?另外我最后一次埋线至今已接近20天,今发现头两侧耳尖上方的两个部位均有一个绿豆大小的包,其他埋线部位都正常,不知是何原因?难道此部位胶原蛋白无法吸收?会否影响下次埋线?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吴中朝主任:
祝贺你初见成效。
体力慢慢恢复吧。
耳鸣,病因很复杂。当然,颈源性耳鸣、焦虑性耳鸣等不可忽视的。你的情况,应是此两者的结合。继续调理治疗吧。
头皮埋线治疗,因局部皮层太薄,吸收较慢,往往会出现此种情况。等过一阶段,完全吸收就好了。当然也有个别人吸收不完全的。但此无碍功能,相反,长期刺激局部穴位,其效果更好的。不影响下次治疗。人体穴位较多,可根据治疗需要,轮次取穴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