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历史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产生的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腧穴和部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其形成和应用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针灸的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及相关器具。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砭石”砭刺人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是针法的萌芽阶段灸疗的产生是在火的发现和应用后形成的,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x”,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记录,载有经脉循行的路线和主治的各种疾病。晋?皇甫谧将《素问》、《针经》、《明堂》三部经典类编,撰成《针灸甲乙经》,将针灸理论与腧穴主治相结合,更为实用,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隋唐时期,针灸发展成为专门学科,当时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设有针灸专科。北宋时,医官王惟一统一腧穴定位,考订腧穴主治,于公元1026年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颁行全国,次年又铸铜人模型,对针灸学术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明代杨继洲在家传经验的基础上扩编而成《针灸大成》,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针灸经过历代的传承发展,积累了大量的针灸文献,目前存世的针灸类古籍多达300余种。
主要内容
针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理论,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针灸学的基础理论DD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治病的方法,如子午流注法、毫针刺法,艾灸、刮痧、拔罐、气功疗法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传统医疗手段,在中华民族的防治疾病中发挥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针灸学科不断地吸取现代科学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科学内涵,在经络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毫针刺法和艾灸为主的一系列针灸治疗方法,如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耳针法、头针法、眼针法、腕踝针法,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贴敷法、穴位埋线法、穴位磁疗法、穴位注射法等。
适用范围
虽然针灸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但她并不是包治百病,而是有一定的适应症。针灸治病是通过穴位刺激人体经络系统或神经系统而发挥调节作用。一般而言,针灸对功能失调性病症的治疗作用比器质性疾病效果好,对运动、感觉障碍及疼痛性病症效果优越。针灸适应症主要集中在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精神行为障碍和皮肤病等,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面瘫、腹泻、慢性结肠炎、慢性前列腺炎、不孕症、睡眠障碍、痴呆症、荨麻疹和神经性皮炎等。早在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43种疾病用针灸治疗会有较突出的疗效。2002年,我国针灸病谱研究小组证实,针灸对 16 类 461 种病症可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
针灸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防病保健,也就是中医讲的“治未病”。所谓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保健针或灸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命门、神阙、气海、关元、膏肓、中脘、大椎、肾俞、脾俞等。
特点优势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第一,适应症广,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病症的治疗和预防;第二,疗效迅速显著,具有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低;第五,副作用少或无,并可以协同它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都是针灸深受民众欢迎并沿用不衰的原因。
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其临床常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根据经络的循行,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拔罐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针灸调和阴阳主要是指针灸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可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这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如中风后出现的足内翻,从经络辨证上可确定为阳缓而阴急,治疗时采用补阳经而泻阴经的针刺方法,平衡阴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实质上是正邪相争的过程。正胜邪退则病缓,正不胜邪则病情加重。针灸可扶助机体正气及祛除病邪。扶正祛邪既是疾病向良性方向转归的基本保证,又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过程。
国际交流
早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医学都不可能替代的。
为了促进世界针灸界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广和发展针灸医学,总部设在北京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于1987年11月在中国成立,挂靠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并于1998年与WHO建立了非政府性正式关系,现有124个团体会员,代表着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万名针灸工作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是WHO在中国的3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之一。197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面向世界普及推广针灸知识,30多年来,已为106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医务工作者提供了针灸、按摩、中药和气功等方面的培训,使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学走向了世界。
另外,非盈利性学术机构DD国际针灸与相关技术医学会?于1983年由欧洲医师创建成立,在全球有80个分支医学针灸协会,现有3万多会员从事针灸和相关技术医疗活动,所有会员都是西医医生,他们对推动针灸医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