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能够有效代替患者呼吸功能,部分替代心脏功能,能维持机体各器官的供氧,对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较长时间的心肺支持,是公认的心肺功能替代技术。1972年Hill等首次使用体外循环设备对1例24岁多脏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成功救治,标志了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在临床的启用。1975年,Bartlett等医生将设备进行改进,成功为一例婴儿进行床边心肺支持,拉开了"ECMO"序幕。1989年,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xtraC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ELSO)在美国密歇根州成立,其提供全球培训,推广ECMO新型设备,建立了全球数据库。2015年1月发布的ELSO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全世界共有65 171例患者接受ECMO支持,成功率达到71.00%,其中儿童(包括NICU和PICU)病例50 903例,成功率达74.86%,而成人成功率仅为58.56%,显示ECMO在儿科的应用价值。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由于机械通气智能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和程序化呼吸支持手段如肺表面活性物质、高频振荡通气及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进展,一些严重呼吸功能衰竭的患儿有可能避免应用ECMO,故曾一度低估ECMO在儿科的作用。但事实上,即使有相对完善的程序化呼吸支持,仍会有部分极危重患儿需要ECMO支持。对程序化呼吸支持无效的呼吸衰竭患儿,ECMO支持可以明显降低其死亡率。此外,心脏疾病患儿围手术期严重低心排综合征,ECMO也是药物治疗无效时的有效手段。ELSO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4年,全球开展ECMO技术的单位由130个增长到251个,年完成病例由2 342例增至5 037例;全球儿童ECMO应用总数在2000年为1 477例,2013年为1 950例,增幅为32.02%。
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大陆ECMO起步晚、发展缓慢。第一例EMCO应用由中山市人民医院于2002年完成,随后北京和上海相继将ECMO应用于成人心脏支持;儿科应用ECMO病例的报道则始于2008年。ELSO数据表明,我国大陆完成ECMO总数为749例,病例构成比则与全球情况相反,成人为598例,占79.84%,儿童142例,占18.96%,新生儿9例,占总数1.20%。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报告:2013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9.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0‰;冯江等报告的我国大陆儿童死因顺位,自2000年至2010年的前4位都是肺炎、早产或低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均为有心肺支持潜在需求的原发病。据我国儿科重症监护室发展调查课题协作组的报道,我国大陆2009年儿童机械通气失败率在PICU为23.99%,NICU为16.89%。着眼于进一步降低儿童死亡率的目标,儿科ECMO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亟待加强,有相当数量重症患儿可能通过应用ECMO夺回生命。
当前我国大陆儿童ECMO应用滞后,还与我国经济发展有关,不少人仍在顾虑相对昂贵的医疗费用。但笔者所在单位近年完成ECMO应用的28例患儿,平均住院日为22 d、出院总费用为人民币12万元左右,故费用不应该成为主要障碍,更重要原因是在ECMO科学技术方面。ECMO技术为有创治疗,涉及心肺循环技术,具有高风险性和复杂性。我国大陆儿童器官功能替代技术如机械通气、连续血液净化等已经普遍应用,一批较完善的PICU和NICU正在积极准备或尝试ECMO临床应用,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ECMO技术在儿科的应用一定会出现新的可喜局面。也正是由于ECMO科学技术方面的特性,需要稳妥推进,确保健康发展,切忌一拥而上。结合实践体会,笔者提出以下4点建议。
第一,正确掌握应用指征。需要权衡病症严重度和各器官可复性。ECMO应用指征过宽,会给患儿带来不必要创伤,增加经济负担;如指征过严,不可避免要重蹈我国机械通气应用初始阶段仅作为心肺复苏后支持的覆辙,使部分极度危重患儿失去生存机会。目前ECMO指征在呼吸支持方面认识已趋一致,氧合指数评价肺功能及其预后的价值得到肯定;在心脏支持方面则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多数人倾向将心排指数,血清乳酸水平与混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作为评价指征。随着我国儿童心脏外科技术迅速推广,ECMO支持心肺复苏的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Thiagarajan等报道ECMO支持心肺复苏的婴幼儿存活率达38%。还有研究显示,成人和儿科ECMO心脏支持生存率分别为32%、45%,儿童疗效更佳。
第二,制定儿科ECMO操作规范和指南。ELSO数据显示,全球ECMO在新生儿和儿童应用成功率为79.86%和74.92%,而我国大陆仅为33%和43%,差距明显。Barbaro等和Karamlou等的研究结果显示,ECMO中心需要一定的年病例数才能维持高水准的ECMO管理水平,保证ECMO应用病例的存活率。我国儿科需要累积更多ECMO临床经验,并进行多中心的研究,形成操作规范指南。通过交流和培训,提高ECMO管理水平,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使我国儿科ECMO应用稳妥、有序开展。
第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ECMO应用和研究的协作模式。ECMO的具体实施需要儿童心血管外科医生和体外循环灌注师的参与。借鉴ELSO国际交流功能及其注册登记平台的经验,构建我国的ELSO平台,形成符合我国国情ECMO协作模式。发挥ECMO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功效还需要与区域内儿童医学机构密切合作,建立重症儿童转运网络并建立应用ECMO转运的技术,将区域内需要ECMO的重症儿童能够及时安全的运抵能够实施ECMO的NICU和PICU,从而放大ECMO功能。
第四,争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和重视。目前我国大陆ECMO设备和耗材均需进口,制约了儿科ECMO的发展。目前全球的绝大部分ECMO病例都是由第一代膜肺和血泵完成的,昂贵、需抗凝、管理难度大等缺点也限制了ECMO在儿童应用。故给予适当倾斜政策支持国产ECMO设备、耗材研发,开发结构更简单、应用更安全、管理难度小和成本较低廉的ECMO系统,将有助于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展,提高患儿生存率。另外,如能将ECMO列入国家医保范围,将对儿童ECMO应用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