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癌(head and neck cancer)在我国较多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9%~30.2% 。由于就诊时多数为进展期或晚期,局部复发率高(40-60%),即使应用目前常规经典的治疗手段,头颈部癌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40%。近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手段,使疗效有更大的提高。既往的研究资料显示,腺病毒载体人重组P53基因(rAd-p53)对头颈部鳞癌有良好的治疗反应。我们自04年11月至05年5月,应用rAd-p53联合化疗治疗4例晚期复发头颈部鳞癌,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治疗,需要联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已获得共识,尽管近年来手术和放疗的改进,铂类和紫杉类抗癌药的广泛应用,及新的化疗药物的推陈出新,头颈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生存期有所延长;但对于局部反复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接受反复的放、化疗后,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明显降低,治疗的毒副反应使患者的耐受力进一步下降。因此,逆转肿瘤耐药和提高对放、化疗敏感性,对患者获得进一步治疗的机会尤为重要。
p53肿瘤抑制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超过50%的肿瘤存在p53基因突变、缺失的异常;特别是头颈部鳞癌患者,p53基因变异发生率高达95%。以往的研究资料表明:野生型p53基因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及诱导细胞凋亡。导入野生型p53基因可以增加头颈部鳞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rAd-p53是通过基因重组构建成的重组腺病毒,其抗肿瘤的机理:1、通过导入外源性p53基因表达,可特异性地引起肿瘤细胞凋亡或使其处于严重的冬眠状态,而对正常细胞无损伤。2、高表达的p53蛋白及重组病毒颗粒能有效刺激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作用,局部注射可引起T淋巴细胞等肿瘤杀伤细胞聚集于瘤组织。3、p53蛋白还可通过细胞传导和调节免疫系统,发挥“旁观者效应”杀灭肿瘤细胞。4、导入野生型p53可增强放、化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Clayman GL等应用rAd-p53局部瘤内注射治疗33例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未见剂量限制性毒副作用或严重不良反应,尽管rAd-p53注射后出现抗体应答,但组织活检仍可测得p53表达;对其中17例肿瘤无法切除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2例肿瘤缩小超过50%,6例稳定至少3.5个月,9例病情进展。在可手术切除的病例中,1例术后病理证实获病理性CR,结果表明:全身或局部应用rAd-p53安全,患者均可耐受,且有一定疗效。
rAd-p53与顺铂联合应用,对鼻咽癌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比顺铂单用时高25%,联用时约50%的细胞发生凋亡,而单独应用任何一种药物细胞凋亡比率都相当低,两种药以叠加方式相互作用;与多西紫杉醇合用时,能提高rAd-p53在头颈肿瘤细胞中的转染,并通过增强外源性p53的表达,促进p53介导的肿瘤细胞凋亡,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为临床应用紫杉类药物或顺铂联合p53基因治疗头颈部肿瘤提供理论基础。
本组4例复发或转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反复手术、放或化疗之后病变进展,应用rAd-p53基因联合以紫杉醇或健择加顺铂的单周治疗方案,未见严重的毒副作用,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2例部获得分缓解、2例稳定,且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局部疼痛症状减轻,吗啡用量减少,食欲改善,体重增加,KPS评分平均提高10分。治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4例患者在给药后均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给与对症处理或自行缓解。局部注射2例,其1例出现注射局部剧痛,在rAd-p53瘤内注射前给与强痛定100mg肌肉注射,明显减轻注射引起的局部疼痛,使患者能接受治疗。4例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及心肌损害,4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这与化疗有关;目前尚无资料证明rAd-p53会加重化疗药的骨髓抑制;4例患者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辅助治疗,白细胞很快获得恢复。结论:应用rAd-p53静脉输注或局部瘤内注射安全,患者均能耐受;p53基因联合化疗对头颈部晚期肿瘤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