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作为一种儿童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儿童占0-6岁儿童总数的1.10‰,约为11.1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36.9%,约为4.1万人。早期识别并在发育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一般为6岁以前)对患儿进行长期系统的干预,可最大程度改善患儿预后。那么如何才能早期识别孤独症呢?首先让我们看一个孤独症案例,患儿4岁,2岁时才会叫“爸爸”“妈妈”,之后言语停止发育,不听大人指挥,听话能力差,很少讲话,要东西时常拉着大人的手去取。1岁半会独立行走,会走路后也不与小朋友玩,即便小朋友主动找他玩,他都不理对方。患儿和大人说话时,经常双眼不正视对方,患儿喜欢看广告、听歌曲,但是对一般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却不感兴趣,孩子很喜欢看车的轮子,经常玩车的轮子,但是不会和家人玩过家家的游戏,孩子从家到附近的一个公园玩,每天都按照固定路线行走,如果没有按照固定路线走,孩子就会大发脾气。查体未见异常,脑电图、头颅CT、染色体等多项检查均无异常,诊断孤独症。北京回龙观医院儿童心理科汪毅
孤独症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表现,孤独症容易被家长误诊为以下问题:1、感受性和表达性语言发育障碍:这是一种特定的发育障碍,患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低于同龄儿,语言表达能力也受损,这类患儿在5岁以前可有某些孤独症的行为表现,如社会交往障碍,但缺乏孤独症儿童特有的感觉过敏或麻木的表现,而且这类患儿能利用手势和表情与人交往,且会玩想象性游戏,而这些是孤独症儿童缺乏的。2、选择性缄默:患儿说话有明显的选择性,在社交场合拒绝说话,以手势、点摇头或单个词与人交往,能理解别人的话语。患儿在家与家人可正常交谈,而孤独症患儿在所有场合均有语言异常。
因此,早期识别孤独症是早期治疗的关键。如果儿童在3岁以前出现以下几种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孤独症。
1)、多种调节社会交往的非言语性行为,如眼对眼、面部表情、躯体姿势和手势的使用有明显损害;
2)、不能建立与发育水平相称的同龄人关系;
3)、不能自发地寻求与别人分享愉快、乐趣或成就;
4)、缺乏社会交往或与别人作情感交流
5)、口语发育延迟或完全缺乏,不伴有试图用其他交流的方式,如以手势或表情来替代;
6)、已有足够言语能力的个体,发动或维持与别人交谈的能力有明显损害;
7)、刻板地重复一些言语,或有独特的言语;
8)、缺乏与发育水平相称的各种自发的假装游戏或模仿社交游戏;
9)、全神贯注于一种或多种刻板的和有限的兴趣模式,兴趣的强度或集中的程度是异常的;
10)、顽固地坚持一些特殊的、无作用的常规或仪式;
11)、刻板的和重复的作态动作,如拍打、揉搓手或手指,或涉及全身的复杂运动;
12)、持久地全神贯注于物品的某些部分。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家长可以进行回合试验教学法来训练患儿。如给孩子下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给我积木”,每次训练时孩子必须作出反应,为了促使儿童对指令作出正确而及时的反应,可以使用提示,包括手把手练习、语言提示、手势和操作示范等提示,促进患儿完成指令,这需要反复练习。这种教学法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和它自身的结果有关联。如果一个孩子叫了“妈妈”,妈妈马上高兴地对他笑,并拥抱他,孩子可能会更多的叫妈妈。家长还可以通过图片交换沟通方式对患儿进行训练,家长为孩子准备多个图片,当孩子有需要时可以用图片来交换实物,此训练强调患儿自发的通过声音、手势或身体引起家长的注意,然后家长以目光、手势、身体等引导患儿,对患儿的每一步行为均作出明确清晰的反应,最后强化患儿的这种沟通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