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口里含着“酸葡萄”
饱餐之后,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可是刚刚躺下,却觉得胸部灼热,口中泛酸,嘴里好象含了颗酸葡萄。有时甚至夜间睡眠中突然被酸水呛醒,频发咳嗽,坐起来就会感觉好些。最近,这种情况时常困扰着日渐“发福”的老张。
老张很担心:这是什么怪毛病?他辗转心内、呼吸、耳鼻喉等多科就诊,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后,老张来到消化科。医生建议他行食管测压及24小时食管动态pH值监测,结果显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明显降低,存在明显的病理性胃酸反流。结合症状,医生认为老张患了“胃食管反流病”,建议他改变生活方式并服药治疗。
贲门不严,胃酸逛到嘴巴里
是什么原因让老张不时地感觉“酸溜溜”呢?
正常情况下,人体胃内分泌的胃酸与食物混合后,经十二指肠进入小肠。食管与胃连接部有几大“御前卫士”守门,防止胃酸反流,其中包括:食管下括约肌、隔、隔食管韧带等。若上述守门卫士“失职”,特别是食管下括约肌“不作为”,就会造成胃食管反流。
那么,什么原因使“御前卫士”卸下盔甲?
首先是贲门手术,手术造成食管下括约肌结构的破坏。
其次是某些激素(缩胆囊素、胰高血糖素等)、高脂肪食物、药物(如钙拮抗剂、安定)等,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
另外,腹内压力及胃内压超过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也可引起胃食管反流。
反流物中的胃酸、胃蛋白酶及胆汁刺激食管黏膜,甚至刺激咽喉部引起反酸、烧心、恶心、胸痛和睡眠障碍,有时还引起咳嗽、哮喘及咽喉炎。部分病人反酸、烧心、胸痛等典型症状可不明显,仅表现为咳嗽、哮喘、声嘶等不典型症状,常辗转于五管科、呼吸科、心内科等科室诊疗,长期不能得到及时诊治。
让胃酸老实待在“家里”
让胃酸安分守已,老实待在胃中的方法有多种,如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究竟孰优孰劣,还是让它们比一比吧。
1.改变生活方式 由于肥胖可使腹内压力增加,从而诱发或加重胃酸反流,故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睡前4小时避免进食或饮水,餐后不宜立即平卧。尽量少抽烟,少喝酒、浓茶、咖啡,少吃高脂肪食物,以免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要避免饱食、紧束腰带,积极治疗便秘、慢性咳嗽等易引起腹压增加的疾病。运动可帮助消化,减少胃内食物储积,减少食管反流机会。
2.药物治疗 一般采用抑酸剂及促胃肠动力药。胃食管反流病的“罪魁祸首”是胃酸,抑酸剂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泛滥”入食管或咽部,从而消除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目前常用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及H2受体阻滞剂。此外,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可以促进胃排空,犹如水库开闸泄洪一样,减少反流压力,可作为该病的辅助治疗药物。
3.手术治疗 包括胃镜下手术及外科手术,主要是胃底折叠及食管裂孔疝的修补。因为有创伤性,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有明确器质性病变且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
没症状,也要防酸“出门”
胃食管反流病在治愈停药后,症状常会复发。因此,经治疗症状好转后,仍应注意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药物治疗要规范,病情严重者如食管溃疡、食管狭窄,需要长疗程维持治疗。对于有反流症状,但不伴有食管炎的病人,可采取按需维持治疗的方法,即症状发生时服药,好转稳定时停药,这样既可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又可减少药物的使用。另外,对于有并发症(食管溃疡、狭窄)的病人,应加强随访,必要时复查胃镜,以便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及时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