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多,为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探究,相关研究人员查阅了最近几年来许多家医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的一些成果资料。在临床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根据将疾病的判断与辩证的观点相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将对疾病进行整体治疗作为指导的关键所在,运用了不同种类的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但在其治疗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病因素以及临床表现,其次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以及治疗的优点,最后表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问题及展望。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1、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由于人体气管发生炎症造成气管内气流受到限制,使呼吸功能受到损伤,或是对机体有害的颗粒或气体进入呼吸道内,因而造成的气道炎症,该种疾病通常的好发人群为年老体弱的老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其发病时多表现为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可能会诱发呼吸道的感染等,提高机体肺心病的患病率,对人们的生命生活起到十分严重的威胁的作用。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它既能起到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的作用,同时又能对患者的身体素质起到增强的作用,于患者的健康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病人的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的可逆时,则也可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文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研究,现综述如下。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气体的流通受到一定的限制,有害性的气体或者是颗粒通过口鼻进入到气道内,引发气道产生炎症,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咳嗽、胸闷、气喘等不同症状的反应现象,甚至有些患病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好发季节多集中于秋冬季节,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确切发病因素尚未十分清楚,但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以及个体的易感因素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危险发病因素便是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具有收缩全身血管的功能,损伤气道的上皮细胞,导致纤毛运动障碍等,使气道的净化能力明显下降;职业粉尘或化学物质也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空气污染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含量增多,严重影响纤毛功能,并未细菌的感染创造条件;各种不同程度的感染因素使疾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蛋白酶与抗蛋白酶失衡,造成组织结构被破坏,甚至可导致肺气肿等。
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症状是起病缓慢,且病程一般较长,尤其是易发生反复急性发作,慢性的咳嗽,患者经常在晨起时咳嗽明显;咳痰,在清晨时排痰较多,痰液多呈现白色粘液样或浆液性泡沫痰;呼吸困难或气短,早期在劳累时出现并逐渐加重;均为其症状,个别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或是食欲减退等。患者的患病体征主要为:在为患者进行视诊时出现桶状胸,患者的呼吸变浅,严重者甚至出现缩唇呼吸,进行叩诊时可发现存在过清音等。
3、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缓解期时,广谱抗生素的大剂量应用会造成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失去正常调节的能力、二重感染的危险或抗药性持续升高,若在这一时期加入一味中药以抵抗感染,清除气道中的寄植菌,对于抑制大部分患者的病情的反复发作是十分重要的。
3.1、中西医结合治疗用药
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其用药基本分为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两大类:西药包括抗感染类药物、支气管舒张类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糖皮质激素等;中药包括清痰药物如姜半夏、北细辛、五味子、茯苓、望江南等。
3.2、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优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能够解决患者在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长期应用激素治疗而产生的副作用、患者因长期使用各种西药而产生的耐药反应以及西药不断攀升的昂贵治疗费用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而起到十分良好的作用,同时该种治疗方法可以显著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时间,以将疾病在急性发作时期的次数减少和减弱其患病的严重程度,减少了患者在治疗时的用药量以及医药花销。
4、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问题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对于疾病的稳定期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治疗方案不像西医治疗时固定可以遵循。在治疗中还存在部分患者对中西医治疗方法有误解或偏见,在他们看来,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很难做出评估,在进行治疗时也缺乏可重复性。还有一小部分人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存在误解,甚至对治疗方法产生抵触情绪。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不如西医治疗方法简便,其过程及用药较繁琐,患者在治疗时易产生质疑。
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展望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临床疗效显著,大大减少了单纯应用西药时产生的抗药性等不良反应现象,在临床上应用前景十分可观。在今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增加药物种类的研究;加大中药成分的应用以减少西药的抗药性;适当降低药物成本以减小患者的医药开销等。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来加大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6、结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人们死亡原因的第四位,而在我国,该病的致死率已经发展成为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三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近几年来,在我国,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治疗,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进行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往往呈现出进行性的发展。发病机制种类繁多,对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感染等有关,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易出现呼吸、咳嗽、气喘等特征,体征检查在听诊或视诊方面有相关病变现象。中西药结合治疗时多用抗感染药、支气管扩张药联合多种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减小耐药性与抗药性,降低治疗费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