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伯年近七十,身体一直不错,最近半年老是发生怪事,出外不知归家,还有几次跌倒路边,被路人送至医院或家中。如此愈演愈烈的现状让家属伤透脑筋,邻居提醒是否需要去看医生,家属恍然大悟,经检查,李老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并有脑积水。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明显痴呆者约占2%-5%,而85岁以上的老人中几乎一半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因为饮食、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发病率呈不断攀升的趋势,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老年性痴呆以大脑皮质获得性高级功能受损,即痴呆为主要特征,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力,感觉能力,判断力,思维能力,运动能力等受损,以及情感反应障碍和性格改变。该疾病是一种多病机异质性疾病,具有特征性神经病理和神经化学改变,起病常在老年前期,但是老年期的发病率更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尚不明确,有多重因素参与,但是它们的“共同通路”是各种病理因素导致了神经元细胞凋亡。人的大脑,浸泡在晶莹剔透的脑脊液中,脑脊液为大脑提供养分、缓冲外界力量,脑脊液不断生成并通过循环后吸收。而脑积水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而导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和(或)蛛网膜下腔聚集,使脑室扩大、正常脑实质受压相应减少,称之为脑积水。脑积水可分为高压性脑积水和正常压力性脑积水,两者均影响正常脑功能,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导致神经元细胞凋亡。成人慢性高压性脑积水常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征,眼球活动受限,精神和行为障碍或异常,记忆力丧失,肢体活动能力下降以及内分泌异常,对于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常出现明显的“三联征”:1.步态障碍,如起步困难行走双脚分开,碎步,前冲;2.精神障碍,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患者思维和动作迟缓,严重时可有明显的说话迟缓,缄默,肢体运动功能减退,记忆力和书写功能障碍;3.尿失禁。
可见,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脑积水,均可影响正常神经元细胞的代谢,造成了脑实质细胞损伤,从而导致了老年痴呆及其相应症状。患者家属往往不明白老人到底得了什么病,东看西看也看不出所以然,有的甚至严重的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那么,对老年痴呆和脑积水,现在有什么好的方法进行治疗呢?
老年性痴呆的治疗以药物为主,根据其疾病起因,大致分为改善胆碱系统功能的药物,减少氧应激和胞内钙超载的药物,干扰Aβ形成和沉积的药物。但是从实际治疗角度来说,FDA仅批准了他克林和E-2020两种药物,我国自主研制的了石杉碱甲。但这些药物仅对痴呆病早期及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有效,但也有一定副作用及作用短暂等缺点,且他克林对肝脏损伤极大,已不再我国使用。总体上来说,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CT和MRI是检查脑积水的主要和可靠方法,以侧脑室颞角及额角变钝、变圆最为典型。高压力性脑积水,无论病因如何,都需要积极治疗,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前者主要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水分排出,一般多用各型利尿剂排出水分,醋氮酰胺有较强的抑制脑脊液分泌作用,主要用于轻型病人及术前临时用药。将脑室内多余的脑脊液引流至腹腔,即脑室腹腔分流术是脑积水手术治疗的首先方法,某些情况下如腹腔感染后导致粘连,也会考虑使用脑室心房分流术。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处理相对比较复杂,需进行详尽的术前评估。出现“三联征”和脑室扩大的患者,需要行腰穿检查,若测得压力高于180mmH2O,应进行分流术;如果压力低于180mmH2O,但释放20mml脑脊液后患者步态好转,应行分流术;如步态无好转,可考虑进行持续脑脊液压力测定。如B波明显,可分流,若无B波,可行腰椎只管脑室灌注实验。除了这些,一些临床现象也可以预测手术疗效:1、步态变化,步态变化可作为分流术的主要指征;2、脑脊液压力的动态变化;3、腰穿持续引流脑脊液后患者症状好转。
目前来看,脑室腹腔分流术长期术后对脑积水引起的症状的改善是显著的,其中,患者的步态异常往往最先得到缓解,认知功能的改善较前者慢一些,痴呆和尿失禁的症状也能有显著的减轻。因此,虽然影响分流术手术疗效的因素较多,但是我们强调早期治疗,晚期因脑实质细胞萎缩严重或神经功能严重障碍难以扭转,手术效果较差。诊治延误时间越长,分流术后症状改善的可能性就越小。
因此,我们提醒广大读者朋友心中要绷一根弦,当家中的老人出现了精神和行为障碍或异常,记忆力丧失,肢体活动能力下降以及内分泌异常,尿失禁,书写功能障碍等等,千万不要粗心大意,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年纪大了,人老了都是这样,最好能到神经外科门诊进行详细的检查,不仅可以排除其他相关疾病,一旦发现是脑积水,还可以尽早进行相应处理,从而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