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病个体身上,可同时出现眩晕、头痛、胸痹、心痛、消渴、热中等多种病证。而这些病证之发生,莫不由于气虚血涩、湿郁痰凝,壅阻经络,营卫周流迂迟等共同的病理基础。这种内在的病理变化和外在的症候表现,集中在同一肥胖病个体身上,势必症候头绪纷繁和辨证错综复杂。如果不能把握辨证的主要关键,很难分清疾病的主次、标本、客从而掌握疾病的症结所在。
1、见微知殊,防患于未然。
中医历来蕴涵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意识。这一防患于未然的哲理,实为今日预防医学之先导。《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结构,充分反映了前人未病先防的智慧之光。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告诫人们:“先渴而后饮,先饥而后食,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也符合今天肥胖病人饮食治疗的指导原则。《备急千金要方》中同时告诫人们:“人欲常使其小劳,但莫大疲及强不能堪耳。”这种既教人经常运动,又须避免剧烈运动的辨证思想方法,恰是今天肥胖病人运动疗法的重要借鉴。
2、须知肥胖病人不同时期,症候表现不一,恪守辨证论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药。
病之初始,痰湿壅盛,体气未虚,形病俱实,治以祛邪为务。病至中期,湿郁未化,变生痰浊,体气已损,而成体虚邪实之势,治须遵循“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准则。病至末期,湿郁痰凝,变成败浊,病久入深,侵害脏腑经络,或气阴两伤,脉络瘀阻,或精血暗耗,涉及奇经,治法扶正达邪,疏瘀涤痰,力避香燥耗气,辛温劫液;滋阴养血,切忌滋腻,一味蛮补,以免滋湿壅中,有碍脾胃生化之机。病至终末,败浊瘀血,胶固不化,气血涣散,阴阳并损,阳气孤危,或水饮侵凌心下,喘脱在即,或溺毒上脑攻心,神识迷离,证实体虚,渐难支持,治以救阴回阳为务,须知“留得一分正气,始有一线生机”之主旨。
3、须知天时、地理、人和之宜,知常达变之理,园机活法,收事半功倍之效。
中医历来遵循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治疗法则,紧随病机之变幻,随时变更治疗方药,务使方病相契,药证相符,始能达到预期之目的。近年来,西医亦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联合用药等方法,尽管中西医学的理论体系不同,着眼点不同,但在某些方面,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殊途同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