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为进行性,与气道和肺对有害微粒或气体的慢性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原来所称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晚期哮喘具有气流阻塞的患者,现在多列入慢阻肺范畴,进行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2年全球约274万人死于COPD,居世界死亡原因第四位;至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死亡原因,位居世界经济负担第五位。据中华医学会调查,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8.2%,每年致残人数达500~1000万,致死人数达100万。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我国已有5000万患者,因为认识不足,面临诊断率低,控制率低的现状。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在世界各地进行宣传教育活动,目的是为了引起大众对于该疾病的重视,提高防控水平,改善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今年的第11届世界慢阻肺日是11月14日,主题定为“呼吸困难,并非无助”。
慢阻肺的防治,在世界范围内的指南称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全球创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简称GOLD)。GOLD指南始于1998年,由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1年4月首次发表,并且每年根据最新进展更新,并及时在官网http://www.goldcopd.org/上向全球公布。2011年11月在上海亚太呼吸年会上公布了最新版的GOLD指南,又称为上海指南,第一次确立了以预后为核心的慢阻肺防治原则和判断标准,提出除了肺功能的分级,COPD急性加重、生命质量评分和活动能力等与慢阻肺患者的长期预后密切相关,由此提出了综合判断指标和防治策略。有鉴于此,中医药在新的慢阻肺的防治策略中,也有很多好的切合点,可以减轻患者症状,减少急性发作风险,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减轻并发症,最终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具体的中医药的中药防治方法有:
1、中药汤剂辨证论治:通过合理组方,改善咳、痰、喘症状,改善肺、脾、肾的脏腑虚损。适合与急性发作期症状的控制,缓解稳定期的体质改善。
2、膏方调补:膏方可以明确改善患者体质,调整患者肌体阴阳气血的失衡,提高患者抗病能力,例如冬虫夏草、蛤蚧、哈士蟆、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都是常用滋补药物。现代膏方在传统滋补的基础上,由有经验的医师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配伍入改善症状的中药药味,可以明显控制呼吸道症状,提高活动能力。
3、穴位敷贴:在特定穴位(肺俞、肾俞、天突等),根据体质的阴阳寒热选择合理配方,加上中医外用加强药物透皮吸收作用的方法,进行体质的调整和症状的控制,可以减少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
4、穴位注射:在特定穴位(足三里等),根据体质特点选择中药注射液(喘可治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进行体质调整,提高防病抗病能力,调解免疫失衡状态,可以减轻喘息症状,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生。
5、穴位埋线:在特定穴位进行羊肠线埋入,进行穴位较长时间的温柔良性刺激,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减少急性加重。
6、中药熏吸雾化:可以改善慢阻肺患者痰液粘稠表现,通过痰液的清除使气道通畅,减轻气流阻塞,减少急性加重。
7、呼吸康复锻炼:通过中医特有的呼吸科康复锻炼操(国家中管局十二五专项攻关计划)、六字诀、五禽戏配五声操等,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8、冬病夏治:在夏季三伏季节,利用自然界阳热之气,进行穴位敷贴、穴位注射和中药汤剂等治疗,改善患者体质,减少反复感染,减轻喘息症状。
9、冬病冬治:在冬季三九季节,正值慢阻肺等好发季节,及时应季进行中药汤药、中药膏方、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治疗,防止急性加重,减轻喘息症状。
中医药对于慢阻肺的防治工作,除了可以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提高肺通气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外,对于慢阻肺的常见并发症,可以减轻忧郁心理、提高体重、减轻骨质疏松等,也具有一定疗效。
上述中医药防治慢阻肺的特色治疗方法,可以灵活组合,以期取得最佳疗效,这些治疗项目,目前曙光医院等上海市各大三甲中医院肺病科均以开展。
国家对于中医药防治慢阻肺的工作也非常重视。在国家十二五行业攻关专项计划中,专列两项针对慢阻肺的攻关课题以提高中医药防治疗效,其一是从调补脾胃功能出发,通过改善体质,延缓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其二是从补肾纳气出发的特色中医肺功能康复锻炼操,延缓肺功能的减退。曙光医院肺病科参加了上述两项攻关研究工作,目前课题中期总结显示了满意疗效,最终研究结果将于2014年正式公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