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耳鼻喉科理论和手术技术的发展,原先扁桃体挤切术和腺样体刮除术已被扁桃体剥离切除、射频消融、咽成形术和内窥镜下腺样体吸割术,射频消融等替代,无论从手术效果还是对小儿带来的创伤来说,都取得重大进步。当然,与之对应的麻醉方法也由最早的无麻醉到局部麻醉变换为全身麻醉。对此可能很多家长并不了解,认为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吗?有些家长一谈到全身麻醉就会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更有甚者因为担心全身麻醉会把孩子变笨而宁愿放弃手术治疗,继续让孩子忍受睡眠时打鼾、憋气和缺氧的折磨。下面我们将就麻醉方法、,麻醉用药、术后镇痛和对麻醉认识的误区等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麻醉方法
如今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都采用全身麻醉,这不是杀鸡用牛刀,相反这是最大限度保证手术患儿安全的需要,因而也成为当今全球普遍采用的方法。相对以往的无麻醉到局部麻醉则由于患儿能明确感受到手术的疼痛和恐惧,因此对患儿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创伤,留下阴影,有的甚至一直保留到成年以后。同时无麻醉和局部麻醉手术,由于患儿的不能很好配合,会造成扁桃体,腺样体组织手术后的残留,有时还会造成临近组织的损伤。
目前手术采用的全身麻醉应称为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简称静吸复合麻醉),从字面上看,它包括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等两种麻醉方法。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部位特殊,气管和食管均开口于此,手术操作时的少量出血、连续分泌的唾液以及冲洗伤口的清水都会流入气管,造成误吸和窒息。麻醉后、手术前进行气管插管,对于保证给孩子供氧、防止术中发生误吸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联合采用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能使麻醉效果更加完善,并使得各自用药量减少,从而降低麻醉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麻醉用药的副作用主要有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过敏等。由于之前已进行的气管内插管保证了孩子的供氧,因此其危险性已大为降低。恶心呕吐是麻醉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孩子在给药后不久即发生,有些孩子会一直持续到术后苏醒期。恶心呕吐除了给孩子造成难受之外,还可能因为处于麻醉和麻醉恢复期的孩子保护性反射被抑制,呕吐物会被吸入气管造成窒息。针对可能发生的恶心呕吐,一般都会在麻醉前采取禁食措施,麻醉后发生呕吐的话,麻醉医生会用吸引器清除口腔内呕吐物,如果症状严重,还会给予止吐药物治疗。过敏也是麻醉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一般等药物代谢后都会自行消失,不会留有后遗症。
二、术后镇痛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术后的伤口呈开放性,加上咽部是进食所必须经过的部位,因此,术后疼痛在所难免。咽喉部创伤的镇痛可以采用两种药物:非甾体类药物和曲马多。非甾体类药物因抑制伤口处致痛物质形成产生镇痛作用,而曲马多则通过抑制大脑和脊髓部位的痛觉受体产生镇痛作用。非甾体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出血。而曲马多的副作用主要是恶心呕吐。应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术后镇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