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是由许多毛细血管球、囊、管构成的“滤过器”。每分钟约有1200ml血液不断的流经肾,占全身血液的四分之一。在这过程中,血液中的尿素、尿酸、肌酐等代谢产物和许多药物的降解产物随尿液排出机体,同时挽留了血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红血球、白血球等物质。肾担负着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
目前最简便,运用最广泛的检查肾功能的方法仍然是血和尿液的检查。尤其是我国广大的乡镇、农村地区。尿液异常可以反映肾的各种病变,血液中肌酐、尿酸、尿素氮的含量显示了肾功能受损害的严重程度。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患,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肾小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和结缔组织病等疾病引起肾慢性进行性毁损、最终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具有巨大的潜能。通常人体只使用全部肾功能的30%左右。当肾组织受到损伤,部分肾组织的功能丧失时,只要还有30%以上的组织仍能正常工作,血肌酐仍可以在正常范围内,人除了有一些腰酸、耳鸣、怕冷、膝软、无力、阳痿、早泄等肾虚症状外,可以无其他不适。只有当肾功能丧失70%以上时,血液中滞留的肌酐浓度才超过110umol/L。
根据血肌酐值,慢性肾功能不全分为四期: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血肌酐小于133umol/L,氮质血症期,血肌酐在133umol/L至221umol/L之间;肾功能衰竭又称尿毒症早期,血肌酐在221umol/L至442umol/L;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又称尿毒症晚期,血肌酐大于442umol/L。当病情发展到晚期尿毒症时,许多病人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有的需要进行肾移植,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慢性肾功能不全,通过中药温补脾肾,化瘀泄浊,清热排毒,活血利水等方法结合西药治疗可以阻止或延缓尿毒症病情进一步恶化,在早期,有些肾组织的破坏尚处于可逆的边缘状态,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使处于边缘状态的肾组织恢复正常,发挥功能,血肌酐回归110umol/L以下。有些血肌酐略高于110umol/L的病人误认为自己病变才起,病情轻浅,不注意保重,不积极治疗,痛失良机,以致病情逐步恶化,酿成大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