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及早发现难,恶性程度高,手术风险大。在每年超过500台胰腺癌根治术、近千例总手术量的挑战下,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带领他的团队,使胰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并取得100%的病人满意率。在他看来,医生最可贵的品质就是为病人担当。
多年以前,虞先濬曾亲眼目睹发生在他的导师、我国著名胰腺外科专家倪泉兴教授身上的一件事:一位老人因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送到医院急诊,如果不及时手术必死无疑。但是,当时患者血压已经出现波动,手术难度和风险极高。患者的两个儿子生怕人财两空,没有一个人愿意签手术同意书。倪教授赶到急诊,了解清楚情况后,劈头就对两个儿子一顿“劝说”:“你们父亲有希望救活,为什么不救?!”随后,他“逼”着两个儿子把手术同意书给签了,然后亲自为老人手术。当时,虞先F在一旁异常感动:“像我导师这样的‘傻’医生太少了!”
如今,作为倪泉兴“开门弟子”的虞先濬,不仅从导师身上接过了胰腺肿瘤研究所所长和胰腺外科主任的重任,更是继承了导师身上那股敢为患者担风险的“傻”劲儿。
8年前,虞先濬收治了消化道出血患者老王,检查中发现老王已患有胰腺肿瘤,起初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但是消化道出血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病情反复多次,老王已不抱希望了。
一天凌晨4点,老王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拉着虞先F的手说:“虞医生,你们不要再救我了,我知道你们想把我救活,但是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可虞先濬坚持道:“老王,请你给我最后一次机会,我们设法在消化道血管里放置一个弹簧圈,这样就能把血止住。”老王最终答应了手术。
然而,手术中,在放置弹簧圈前,需要做血管造影以看清出血点,这一过程需要释放患者的一部分血液,而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会导致患者休克。就在弹簧圈放置好后,老王心跳、呼吸突然停止。虞先濬见状立即跳上手术床为他做心肺复苏,一两分钟后,老王终于恢复了心跳。虞先F不敢放松,继续骑在床上做心肺复苏,直到将老王送到监护室。
如今,老王已经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8年。前几天,他到医院来随访,还对虞先濬说:“我这8年的日子,每一天都是您为我赚来的。”
胰腺被包裹在十二指肠、空肠、脾脏、肝脏之间,前面还被胃和横结肠覆盖,这不但使得胰腺肿瘤的临床症状变得隐匿,更增加了手术切除的难度。而如果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成长过程:从阑尾手术开始,到胆囊手术,到结肠、直肠手术,到胃部手术,再到肝脏手术,最后是胰腺手术。也正是因为胰腺外科是最尖端的腹部外科,在直升研究生选择专业方向时,喜欢挑战的虞先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
在腹部外科中,胰腺手术是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灾区”。但是,虞先濬和他的团队居然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团队最近连续两年创造了零医疗事故、零医疗纠纷、零“二进宫”手术的成绩,获得了100%的病人满意率。
能实现100%的病人满意率,这要归功于虞先濬和他团队与患者的有效沟通。虞先濬总结了三点原则:沟通讲技巧,舍得花时间听家属诉说,换位思考。
虞先濬并不满足于在临床上取得的“三零”记录。他在国际上首创“线性全封闭型胰管空肠吻合技术”,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使胰漏发生率小于10%;在国际上率先实施微创腹腔镜引导的术中放疗,给近八成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使他们的疗效得到了提高。虞先F还在基因分子层面寻找胰腺癌治疗的新方向。他和他的研究团队早已发现了在胰腺癌中的关键基因的物质MBD1和PFN1,从而找到了在胰腺癌治疗上的潜在靶点。
1971年出生的虞先F说,他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在胰腺癌领域的研究里真正做出点实实在在能运用于临床的成果,在胰腺肿瘤的国际医学指南中发出我们中国人的声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