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抑郁障碍是指首次发病于老年期,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的临床相的一种精神障碍。临床特征以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繁多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精神障碍不能归因于躯体疾病或脑器质疾病性病变。临床所见抑郁心境长期存在,但往往不如青壮年患者典型,大部分病人常有无精打采,郁郁寡欢,兴趣下降,孤独感,自觉悲观和绝望。常用“没精神”,“心里难受”等表达抑郁的体验。病人大多病程较长,具有缓解和复发倾向,部分患者预后欠佳。
精神科有学者认为老年期首次发病的抑郁障碍是原发脑退行性病变的早期临床表现。当然也有生化代谢异常,病前人格基础,神经内分泌改变,心理社会因素等病因及发病基础。调查显示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随着精神病学科的发展,许多学者以长期临床观察为基础,结合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发现老年期与青壮年期发病的单相抑郁基础障碍存在众多不同之处,认为老年期抑郁障碍可能是情感障碍的一个亚型。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患有抑郁障碍的绝对人数和比例有相应增长,抑郁障碍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老年病人的药物治疗问题是棘手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老年人胃肠道p h和血流量下降使药物吸收增加。因老年人脂肪含量较高,药物在体内发布广泛,加之肝肾功能的减退使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延长,排泄能力亦有下降。机体的衰老,神经系统对药物变的更加敏感,等等因素,若用相同剂量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老年病人的效应要高于青壮年,同样不良反应也会明显增加,故应在临床加以重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