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冠脉搭桥手术已不再是个陌生的名词,它是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方法。由于冠心病会引起活动后的疼痛,同时引发患者心肌梗赛的患病风险。因此需要及时正确的干预治疗。通常来说,全动脉化或双侧乳内动脉搭桥的长期效果较好。尽管如此,许多患者对于冠脉搭桥手术仍存在一些疑惑,在此对一些常见问题作逐一解答。
【问题1】冠心病可采取哪些干预手段?
由于药物治疗只能控制延缓病情发展,为了能够接触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梗塞发生,可采取以下两种干预治疗的方法。首先是心脏外科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又叫搭桥手术,另一种就是心脏内科的心导管支架手术。它们的目标都是心肌重新获得血供,因此干预治疗又叫作心肌再血管化。
外科搭桥手术是在患者身上取一段血管,搭在主动脉和狭窄的冠状动脉的远侧,这样,不管近侧的病变有多严重,能够使心肌立刻得到很好的灌注。由于使用的是自体的组织,不存在排异的现象,长期效果较为肯定。但是由于这种手术需要开胸,创伤相对比较大。
内科通过心导管在狭窄的部位放入金属的支架,使狭窄部位扩大,从而改善心肌血供。这种方法优点是对病人的创伤小,但是远期效果不如搭桥手术。由于金属支架植入后会使血管内皮显着增生,因此近年来,相关研究者开发研制了药物涂层支架。就是在原有金属支架表明涂上可用于肿瘤化疗细胞毒药物,抑制自体内皮细胞的生长,防止再狭窄。这种支架应用于临床时间短,缺乏持长期效果的数据。
【问题2】搭桥手术停跳时做好还是不停跳时做好?
通常,搭桥手术有几种方法。一是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心脏在停跳状态下接受血管吻合手术。二是不使用体外循环,在心脏保持跳动工作的情况下,使用特制的固定器,将接受吻合区域的心肌固定,进行吻合的手术。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方法,就是在体外循环下,心脏仍然跳动下手术。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几类方法均拥有各自的优点。非体外循环下手术,病人失血相对少,适合血管条件好,心脏不是很大的患者。但是,对一些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翻动心脏会有心脏停跳的危险,因此这种方法不太适合血管病变位置较深,或者病变弥漫的患者。对心脏大,应激性高的病人,如果采用非体外手术一般比较困难,体外循环支持下的不停跳搭桥就比较安全。这是因为,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停跳状态下做搭桥手术能够提供精确的血管吻合,有好的近期和远期搭桥血管通常率。总之,患者应跟据自己的病情,咨询专业医生后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
【问题3】微创搭桥有哪些方法?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外科医生尝试通过各种手段来减少病人的创伤。内镜下取大隐静脉是临床上比较成熟的方法。传统方法在腿上作长切开,内镜下取只需作一个3~4个1~1.5cm长的切口。
在胸腔镜或机器人辅助下进行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则采用侧胸切口,使用胸腔镜则主切口长度6~8cm,配合几个1cm左右的孔。若使用机器人辅助则切口更小,约4~6cm。不过,机器人辅助搭桥需要许多特殊的设备和针线,手术时间通常较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