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乳房发育症的几点思考
最近普外科连续收治了3例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患者。1例为双侧乳房发育,另2例为单侧乳房发育伴乳房胀痛,病史均已3年以上,乳房发育良好,呈典型发育成熟的女性型乳房,患者自卑感很重,心理压力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正常社会交往。入院完善术前检查后,采用乳房外缘下小切口、悬吊牵拉技术、全程电刀游离,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无一例发生乳头乳晕缺血坏死及皮下积液,术后乳房外观满意,患者信心再起,一周后痊愈出院。
男性乳房发育症也称男性乳房肥大症、男子女性型乳房或男性乳腺增生,系指男性乳腺组织异常发育,是男性乳腺疾病中较常见的良性疾病,约占男性乳房疾病的60-80%,在病理上,它只有腺管增生而无腺泡增生,发病者几乎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为中老年及青春期。
男性乳房发育症病理生理过程主要由于乳房组织中游离雌激素和雄激素不平衡所致。多种机制可导致这种不平衡。
①生理性:多见于青春期及老年人。青春期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刺激睾酮和雌激素的产生,某些情况下导致血清中雌、雄激素比值下降,产生一过性乳腺发育增值;老年患者则是由于体内芳香化酶活性增强,使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过多所致。
②药物性:如应用雌激素制剂治疗前列腺癌,西米替丁,安体舒通,氯丙嗪,利血平,雷米封,治疗HIV感染使用的高效抗病毒药物,某些化疗药物,尤其是烷化剂及某些毒品:大麻、海洛因等。
③特发性男性乳腺发育:病因不明,体内各种激素测定正常。
④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如:原发性睾丸发育不良,睾丸外伤,隐睾,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睾丸结核等致雄激素分泌减少。
⑤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如:脑垂体或蝶鞍旁肿瘤,甲状腺机能低下等。
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此时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增加,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增强。
⑦肝硬化:肝功能低下,灭活雌激素能力下降所致。
⑧肿瘤疾病:睾丸间质细胞、支持细胞瘤,精原细胞瘤,肝癌(此时肿瘤本身的芳香化酶活性增高),肾上腺皮质肿瘤等;其他还可由异位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间接产生雌二醇所致。如:支气管肺癌,胃及胰腺恶性肿瘤等。
⑨某些先天性畸形:如:男子女性型乳腺-尿道下裂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XXXXY综合征)等常伴有染色体畸变和家族史。此时受体对雄激素不敏感。
男性乳房发育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似青春期女性乳腺,可触及乳头乳晕下坚韧肿块,部分患者伴有乳房胀痛或触痛,一般无乳头溢液。钼靶片显示椭圆状,斑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影,无钙化影、皮肤增厚影,无乳头内陷现象。诊断本病应首先寻找可能的病因。询问用药史,家族史,肝病史等,通过症状及查体作出诊断。必要时应检测HCG,黄体生成素,睾酮,雌二醇等激素水平或做组织学检查。还应同男性乳腺癌,假性女性乳房,纤维腺瘤及脂肪瘤等鉴别。
男性乳房发育症根据病因采取不同治疗。生理性男性乳房发育多发生在青春期,一般1年左右或20岁时逐渐恢复正常,可暂予观察,不必急于手术。药物引起者停用一切引起乳腺发育的药物。肿瘤引起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ER、PR
多呈阳性,可试用3个月的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但应注意药物副反应。对于乳房过大、成年后仍不能回缩、影响体形;成年后发病无病因可查,
内分泌治疗无效者;青春期发育,心理反应压力大,迫切要求整容者及病程在1年以上,此时存在纤维组织增生,药物治疗难以恢复,
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根据乳房外形可行乳晕下肿物切除术或保留乳头乳晕的全乳切除术。上述3例患者均采用保留乳头乳晕的全乳切除术,术后效果满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