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瘘属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目前仍是外科医师所面临的十分棘手的难题。肠外瘘若诊治处理不及时、治疗方法不规范时往往会贻误战机,各种致命的并发症将接踵而来,如严重脓毒症、肠瘘处大出血、严重水电解质失衡、严重营养不良。相反,若诊治及时、能得到规范处理,便能及时将上述各种严重并发症扼杀于萌芽及摇篮当中,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本人曾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博士后工作(肠外瘘,腹腔感染)近3年,出站后进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始终致力于肠外瘘、腹腔感染的治疗工作。在与“肠外瘘”这种令大多数外科医师谈之色变的疾患的斗争过程中,有过无奈、有过失望、也有过困惑,但更多的是经过积极的救治,通过规范化的治疗,经过不懈的努力后得到的患者的康复,看到患者及家属的笑脸,那一刻我的内心由衷地感到无比欣慰。
下面谈一谈本人在肠外瘘诊治工作中的些许体会。做一件事最好能发现、找到这件事的主要矛盾点,这样这件事解决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处理肠外瘘同样是这个道理。我认为解决肠外瘘的关键点是“瘘”,要控制、减少、甚至能暂时闭合上瘘,要想方法把漏到腹腔的肠内容物引流干净,否则原本在胃肠道能安安静静的肠内容物,漏到腹腔后便会翻江倒海、祸害无穷,引起严重感染,腐蚀周围组织及血管发生肠瘘处大出血。由于肠内容物的大量丢失,还会造成机体的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对于结肠瘘及远端肠道的瘘,可以及时行肠瘘近端处肠造口,达到肠内容物转流的目的。这种临时肠道造口的方法我想许多医师会完成的。但是,对于复杂肠瘘、多个肠瘘及无法通过肠道造口完成转流目的的肠外瘘患者就需要有效、充分的引流,即感染源的控制。我常常能够看到由外院转过来的肠瘘患者,腹部肠瘘处盖着厚厚的敷料,打开敷料,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肠瘘处组织、周围皮肤溃烂、红肿。这种盖着厚厚敷料的做法仅仅是一种掩耳盗铃,虽然盖上敷料后暂时看不到肠液、肠内容物流出,视觉感官上是好受一些,但是实际上肠液、肠内容物还是在敷料下源源不断,继续肆虐。这时治疗的关键是引流,需要一种不同于腹部外科术后常规放置的乳胶引流管的另一种引流,我们称之为主动引流,可通过“黎氏双套管”这种特殊引流管来完成。当然,双套管的应用也十分讲究,更换技巧,放置位置、深度,管径粗细,冲洗量调控,负压设置,引流液的检测等等。对于双套管引流也不能控制的肠瘘,要积极发现腹腔其他部位的感染源问题,可通过手术引流、CT引导下置管引流或经腹Troca穿刺引流等等方法完成。总之,及时、快速、有效地控制由肠道内流到腹腔的内容物,将大大减少肠瘘的种种并发症的发生,这就好比刚刚着火后就及时用一盆水果断将之浇灭。而刚刚着火却没有及时处理,待火苗已高,着火范围扩大时那将十分难以收场。
另一个体会是肠内营养支持在肠瘘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临床营养支持相对来说是一门新兴的技术,由于营养支持技术的发展,许多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及腹腔感染、肠外瘘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愈。我个人认为,在肠瘘的治疗中肠内营养较之肠外营养支持更有效、更有魅力、更艺术。但是许多肠瘘患者对于肠内营养支持有时会有一定的抵触,抱怨鼻饲管不舒适,很想能大口喝汤、大口吃饭。殊不知,正是由于这个阶段的肠内营养的基础,才保证了肠瘘患者日后能够正常的进食。一位美国知名外科医师概括了肠内营养的重要性:一旦一位危重患者恢复了肠内营养,那么这位危重患者的治疗就已成功了一半了。另外,肠内营养较之肠外营养支持有更多的优势:更符合机体生理学过程;减少肠外营养时的许多并发症,比如肝功能不全、淤胆、导管相关性感染;维护肠粘膜屏障,减少菌群异位发生;保护肝功能;促进肠袢间良性粘连形成;减少了肠梗阻出现的情况;肠内营养支持是肠瘘治疗的重要一环,恢复了肠内营养,对患者来讲受益无穷。所以,希望肠瘘患者能够看到肠内营养带来的益处,能够积极配合肠内营养支持,因为最终受益的还是肠瘘患者。
在肠瘘的治疗过程中,还涉及许多其他重要的技术,如水、电解质的调节,内稳态的平衡,肠液的收集、回输处理,VAC治疗,开放腹腔的处理,肠瘘的准确评估方法,肠瘘窦道出血的处理,NRS2002评估,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确定性手术治疗等等。这里我仅就“引流”及“肠内营养支持”两个方面谈了些个人经验,希望广大肠瘘患者能够对这个病多一些了解,在治疗时能够积极配合。
肠瘘疾患风险高、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且凶险、病程较长、花费较多,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经过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相当多的肠瘘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在肠瘘的治疗上我们应该及时、规范、细心、坚持。愿更多的肠瘘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早日康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