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实验性兔颈总动脉瘤壁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
方法:新西兰白兔4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7组(每组6只),A组(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B、C、D组分别为1、2、3周组);E、F、G组为治疗组(E、F、G组分别为1、2、3周组)。用弹性蛋白酶(EA)滴注法建立兔右颈总动脉瘤模型,并用CTA和HE染色方法观察模型动脉瘤的形态和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分析NF-κB和MCP-1蛋白表达,Real-timePCR检测mRNA表达。
结果:大体测量和CTA结果显示:E、F、G组分别与B、C、D组相比,其动脉瘤高度和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减小(p值分别>0.05,<0.05,<0.05);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E、F、G组动脉瘤壁NF-κB、 MCP-1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别与B、C、D组相比均有减少,p值分别>0.05,<0.05,<0.05。
结论: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实验性兔颈总动脉瘤瘤壁NF-κB的激活和MCP-1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且从应用2周后开始抑制作用明显,人工合成E-选择素的抗炎作用可能延缓或阻止模型动脉瘤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