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小长假后,第一天上班,如果你早晨起来就口苦,胁下不适,心情低落,不爱讲话,不想上班(我知道,大家都不想上班),说明你这个假期休息太多了,你就可以按揉足临泣穴。
春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泄生发。《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明媚的春天里,就应该多运动来鼓动阳气的生发,不然就会郁而为病。
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胆经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之穴。
足临泣。足,指穴在足部(还有个穴位叫头临泣)。临,居高临下之意。泣,泪也。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而得名。小部分化雨冷降归地并传于地五会穴,大部分传向胆经之外。足临泣还可以配合头临泣,治疗迎风流泪等眼睛不适症状。所以名“泣”也不浪得虚名。
人体有十二条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络分阴经、阳经各六条,每条经有“五个重要穴”分别称为井、荥、输、经、合。“输主体重节痛”,他们分属五行的原则是“阳井金,阴井木”。那么,阳经的“输穴”则属木,疏肝理气解痉挛治节痛,阴经的“输穴”属土,健脾化湿治体重。足临泣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输穴,所以属木。肝胆经属木,足临泣穴亦属木,所以是“本经本穴”。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为木,代表着“生机,萌发”。四季中与春相应。
春天属木,代表气体向四周扩散的运动方式。春天,花草树木生长茂盛,树木的枝条向四周伸展,养料往枝头输送,所以春属木。足临泣穴的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除在本穴化雨冷降外,同时亦向外部输出,表现出风木的横行特征,故其属木。
足临泣的准确的取穴位置:位于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在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有一味非常神奇的方剂,叫“小柴胡汤”。这个方子可以解表散热、疏肝和胃,有治疗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之功。其实我们的身体中也有一味类似于小柴胡汤功效的大药,就是足临泣穴。
中医认为少阳胆经之气是人的原始祖气,主升发。阳气升发不足,人体的气血就不能正常地供应全身,从而引发很多疾病。临泣穴是胆经上的主穴之一,连通带脉,也是一个调一穴而梳理两经脉的妙穴。
那么带脉是个什么东西呢? 带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带脉在人体的腰部围一圈,是一条横向的经脉。人体上其他的经脉都是纵向的,这条经脉就好像一条绳子将所有的经脉系在一起,所以称为带脉。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三阴、三阳以及阴阳二F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带脉病候主要表现为“带脉不引”,即约束无力所致各种弛缓、痿废、肥胖等诸证。
带脉是沿人体肚脐一圈,是关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条保健经脉。所以足临泣也是减肥的要穴,常按可以舒肝气,通大便,对于向心性肥胖也有重要减肥作用。
足少阳胆经,“肝胆相照”这一成语,也透露出肝、胆同一体的深厚关系,而胆其实更居于辅助肝机能的重要地位。胆经是由头部绕往身体侧面,并达到脚尖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胆经发生异常时,会出现眼睛带青、缺少活力、手腕、脚踝莫名的疼痛等症状。每天睡前不妨点揉一会儿足临泣穴,很快就通体舒泰,一身的疲劳就缓解了。身体有湿的朋友,还能通过点揉此穴起到祛风除湿的效果。因为足临泣主升发人体少阳之气,解散肝胆郁结之气,经常点按足临泣,会有利于保持心情舒畅。
足临泣穴不仅有治病的效果,还有“诊断”的功能。平时点按足临泣穴,如果感觉疼痛,就要注意一下胆囊是否有息肉或者炎症。最常见的是清晨起床后口苦咽干,这是典型的少阳病,体内有热,可以在临睡前点按此穴,泻肝胆之气以降逆。如果有气喘的人,这个穴位还有定喘的功效。在临床上使用小柴胡汤配合点按足临泣穴,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医疗效果。
八脉交会穴除了足临泣穴,还有:
八 脉 交 会 穴 表
经 属
八 穴
通八脉
会 合 部 位
足太阴
公 孙
冲 脉
胃、心、胸
手厥阴
内 关
阴 维
手少阳
外 关
阳 维
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足少阳
足临泣
带 脉
手太阳
后 溪
督 脉
目内眦、颈、耳、肩胛
足太阳
申 脉
阳
手太阴
列 缺
任 脉
胸、肺、膈、喉咙
足少阴
照 海
阴
那么问题来了,“本经本穴”除了属“木”的足临泣,还有什么穴?
肺
大肠
胃
脾
心
小肠
膀胱
肾
心包
三焦
胆
肝
井
少商
商阳
厉兑
隐白
少冲
少泽
至阴
涌泉
中冲
关冲
窍阴
大敦
荥
鱼际
二间
内庭
大都
少府
前谷
通谷
然谷
劳宫
液门
侠溪
行间
输
太渊
三间
陷谷
太白
神门
后溪
束骨
太溪
大陵
中渚
足临泣
太冲
经
经渠
阳溪
解溪
商丘
灵道
阳谷
昆仑
复溜
间使
支沟
阳辅
中封
合
尺泽
曲池
足三里
阴陵泉
少海
小海
委中
阴谷
曲泽
天井
阳陵泉
曲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