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是指的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雨、云、雾、雪等各种物理现象。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与周围的气象因素息息相关。气象条件对人类的健康与疾病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与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理论是相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医学与气象有着重要的联系,从而诞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医学气象学。本文主要对气象和医学之间的关系作一粗浅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为医学气象学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一、气象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气象因素包括气温、湿度、气流、气压等,这些因素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这一定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四季气温突变,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人体。寒冷可致垂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活跃,肝脏氧化能力增加,血管收缩、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各种细菌病毒等乘机侵入人体而发病。高温条件易诱发体温调节障碍,抑制胃腺、胰腺、肠腺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功能减退,可以导致机体水盐功能失调,心血管负担加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产生病态反应。
气湿是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低温潮湿的空气可以诱发支气管炎及风湿病、结节病、肾脏病、慢性腰腿痛等。
气流以风速风向来衡定。风速过大可以使人体热量的散发加快加大,机体极易受凉而发生感冒。风对人体的精神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温和的风可以使人精神焕发、轻松舒适,强烈而持续的风可以引起人精神紧张,热风使人抑郁不适,寒风使人情绪不快,甚至诱发神经炎、心绞痛的发作。
气压过低时可以发生高山病或者航空病,出现全身疲乏无力,倦怠,不思饮食,睡眠障碍等。
因此,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气温、湿度、气流、气压等有着较大的关系,对于疾病的发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气象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对一般的气象条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所以一般的气象条件对人体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当气候条件出现较大的变化,或者是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或者是使原有的疾病加重。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与其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整体,环境的变化往往对人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的医学气象研究成果表明:大约有40%的死亡病例是在气象条件不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天气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温度变化。统计资料表明,当日最低气温从零摄氏度以上降至零度以下,或当日降温幅度大于8摄氏度时,感冒病人就会显著增加。另外,气象条件致病常常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和季节性。
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肺结核、流感常常在冬春季节发病,并呈流行趋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容易在秋冬寒冷的季节诱发或者加重。各种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骨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则容易在春秋冬季比较寒冷的时间发作或者加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在秋末冬初、冬末春初高发,因为此时气候寒冷或急剧降温,人体周围血管收缩,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或者容易形成栓子,从而导致以上疾病发作增加。过高过低的温度和气压刺激,可以诱发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寒冷或者强风刺激可以出现面神经麻痹。冬季寒冷季节容易发生冻疮。溃疡病多发生在湿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在春季暖空气活跃时发作。急性荨麻疹在春季花粉飞扬时易发。日晒性皮炎、中暑多在炎热的夏季发生。
还有很多疾病的发生或者加重都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引起医学界和气象工作者的重视。
三、气象对防病治病的指导作用
气象条件对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掌握了这种规律,我们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气象条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预防疾病。首先要加强普及医学气象学知识,定时收听气象预报,根据气象预报的提示,合理的安排衣食住行,减少气象因素对人体的不利影响,预先避免对人体有害的气象条件。如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在寒冷季节或温度急剧下降时,要注意及时增添衣服,采取御寒保暖措施,尽量减少外出。遇到大风大雾天气,要注意戴口罩、帽子、系围巾,避免迎风而行。暑天应减少高温作业或者是避免日光暴晒。春季呼吸道流行病高发时,应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合,加强房间的通风。过敏体质患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患者在春天花粉较多的时候减少野外活动时间,尤其应当避免有风的天气外出,减少过敏原的刺激。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安排合理的饮食,起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效果。如夏天炎热季节宜饮食清淡,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冬季宜进食羊肉、牛肉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提高防寒抗病能力;秋季湿度较低,空气干燥,宜进食梨、百合等滋阴的食物,防止“上火”的发生。
对于疾病的治疗,气象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体现在祖国医学方面。医学工作者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针对病人予以辨证施治。如对于因受寒冷刺激而发病或加重的关节疼痛患者,主要运用温经散寒的药物,进行治疗。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实践经验总结,认为春季多风病,盛夏多暑病,雨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这一规律至今仍然指导着临床辨证用药。中医学中“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的理论也体现了医学与气象的重要关系,认为在夏季炎热季节,要避免使用过于温热的药物,冬季寒冷季节,要避免使用过于寒凉的药物。
另外,这些年来一直在各大医院开展的“冬病夏治”工作也是将气象与医疗相结合的产物。选择夏季三伏天炎热时间,配合相应的药物,来治疗冬季多发的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综上所述,气象条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如何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也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让我们进一步认清气象与医学的重要关系,努力发展医学气象学,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