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胆囊具有浓缩、储存和排空胆汁的功能, 平时肝脏分泌的胆汁大多储存在胆囊,我们吃饭以后, 特别是进食含油脂多的食物后, 胆囊就会收缩,把胆汁排入肠道, 具有协助消化、吸收的作用。如果胆囊切除了,胆汁无处储存, 肝脏分泌的胆汁则会昼夜不停地直接进入肠道,造成肠肝循环次数增加,胆汁中的初级胆酸与肠道厌氧菌接触增多,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有致癌作用的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 比例将会大大增加。次级胆汁酸中的石胆酸是大肠癌促发剂,脱氧胆酸可转化为甲基胆蒽,它已被证明是一种强有力的致癌物。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次级胆汁酸具有强氧化作用, 破坏细胞的基因, 使细胞的抵抗破坏能力下降, 并发生恶性转变,这些因素会促使肠黏膜发生癌变。国内关于胆囊切除后和大肠癌发生是否存在关系,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河南大学医院对1987~2002 年收治的大肠癌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十五年共收治大肠癌132 例,对照组选取同期其他部位恶性肿瘤138 例。分析发现132 例大肠癌中,既往行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者37 例,占28.03 %,对照组只有14 例,占10.15 %,大肠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苏州大学医院也作了类似的研究,对1990~2002 年收治的大肠癌1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为同期与胆囊结石无关的其他肿瘤550 例,156 例大肠癌患者中,既往行胆囊切除术及合并胆囊结石者共40 例,占25.6 %;而对照组35 例,占6.3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后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虽然当今医学腔镜技术日新月异,摘除胆囊手术非常方便和安全,但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小结石、小于0.5厘米 的胆囊息肉、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等,在考虑行胆囊切除应慎重。当然,尽管胆囊切除后可能会诱发大肠癌变, 但从目前临床发生率并不是很高, 已做了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不必过于惊慌。预防主要在饮食上, 避免高脂肪、高蛋白、刺激性食物,特别是要少吃煎、炸食物, 尽量减少肠道内” 二级胆酸”这种致癌物产生,防止便秘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莱、水果和多喝水。其次应定期进行结肠镜的检查,密切跟踪观察,以便早期发现大肠癌并可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