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简单谈谈脊柱侧凸的分类。这个和治疗的关系非常密切。
最为常见的是特发性脊柱侧凸。之所以称之为“特发性”,就是找不到原因。此类患儿的侧凸进展一般较慢,当然也有例外。如果侧弯小于20°,首选观察。如半年内侧凸快速进展,需支具干预。如侧弯25-40°,需支具治疗。如侧弯>40°,或>30°,但随访时快速进展,需手术干预。
此外,先天性脊柱畸形也比较常见。这一类侧弯主要是椎体的发育异常导致的。包括椎体发育不良和分节不良。发育不良就是指椎体没有完成发育好,导致的半椎体或楔形椎等;椎体分节不良就是指几个椎体互相连在一起。如果这些畸形是左右对称的,一般不导致畸形。如果这些畸形左右不对称,因为生长发育将导致脊柱的一侧生长较对侧快,进而导致脊柱侧凸。
上周看的叫“xi”的小朋友就是一个骶1椎体发育不良导致的侧弯。这类小朋友,如果是半椎体或单侧分节不良导致的畸形,往往预后不良,因常常有畸形的快速进展,需及时就诊。不过“xi”在骶1椎体的异常,且主要是楔形变,因此密切随访即可,无需立即手术干预。
此外,脊柱侧凸还包括神经纤维瘤病;神经肌肉型;退变性等等。
叫“yi”的小朋友侧弯度数接近20°,背部可以看见1个咖啡斑,所以还是要考虑神经纤维瘤病的。由于是单纯的腰弯,特发性脊柱畸形中比较少见,可以称之为“不典型性特发性脊柱侧弯。因此,要建议她完善脊柱的MRI检查,了解是否有其他合并的脊髓病变。建议她3-6个月复查全脊柱正侧位X线。
下面进入正题,谈谈功能锻炼。这个主要是针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患儿,其他的患儿也可以参考。
关于脊柱侧凸的功能锻炼是否有效果的问题,争议一直比较大。所以,多数的脊柱外科专业书籍上都是一带而过。个人认为,锻炼总比不锻炼的好。即便不能改善脊柱侧凸,也可以增强体质,至少也是能够为万一做手术打好身体的本钱。
腰背肌锻炼:
(1)“小燕飞”:要领为俯卧床上,头和胸部抬起,双腿抬起。抬起后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趴到床上5秒钟,算一次循环动作。每日2-3次,每次30个循环动作。
(2)“五点式”:如果背部力量较弱的患儿,可采用此方法。平卧床上,已头、双肩和双足支撑,将臀部抬离创面。抬起后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趴到床上5秒钟,算一次循环动作。每日2-3次,每次30个循环动作。
游泳:仰泳、蛙泳、自由泳,不限。
悬吊或引体向上:此法并不能矫正畸形,但有助于躯干平衡维持。
自我平衡矫正:个人认为此法非常重要。具体方法可以称之为“爱美”。照镜子,然后对着镜子调整自己肩部和骨盆的平衡,经历保持肩部和骨盆的平衡。其实,大部分侧弯的小朋友背部的畸形即便稍大一些,穿宽松衣服的时候,也不会对外观影响较大。反而是肩部和骨盆的平衡对外观影响较大,尤其是肩部,对美学的影响更大。因此,照镜子调整姿势,应该是小朋友的每日必修课。
幸运的是,这两位小朋友都是以腰弯为主,没有比较的肩部失平衡,外观比较好。希望认真锻炼,定期随访,争取保持良好体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