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重度铅中毒病因的多样性。我们发现,儿童铅中毒病因多样。有的是因为当地工业污染,如当地开采铅矿,附近有小型蓄电池厂、冶炼厂或各种简单的家庭作坊(锡箔作坊或制造电动自行车电瓶或汽车蓄电池的小作坊);有的是因为日常生活用品污染,如这批住院病人以婴幼儿为主,大多来自福建、浙江、江西和湖北等地,经检查,发现这些婴幼儿使用的护肤品呈红色,追问病史,原来当地有给婴幼儿使用掺红丹粉的护肤品的习俗。红丹即四氧化三铅,具有消炎的作用,外用治疗皮肤疮疡炎症恨快就能见效,因此婴儿护肤品掺微量红丹粉后即能有效地祛除婴幼儿的痱子、皮炎和奶癣等,但由于婴幼儿手口动作较多,可致铅粉误吞入口,造成严重铅中毒。某些含中药成分的痱子粉铅含量很高,婴幼儿长期使用也易造成铅中毒。
有1例来自浙江的儿童因家中长期使用锡壶盛装每日烹饪用的黄酒导致铅中毒。锡壶实际上是一种铅锡合金制品,而黄酒为酸性溶液,会使铅从容器中溶出,酒中的含铅量随着锡壶的含铅量增高而增加,且酒存放时间越长,存放温度越高,酒中的含铅量越高。患儿食用被铅污染的酒菜肴后易导致铅中毒。
儿童铅中毒的年龄特点。婴幼儿是中重度铅中毒儿童的主要人群。其中有特定的地方风俗等原因,但总体趋势与以往的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治的结论是一致的。
据我们课题组1999年和2006年对上海市近2000名0~6岁儿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儿童平均血铅水平分别为83μg/L和62.7μg/L,血铅水平高于100μg/L的分别占37.8%和3.9%,中重度铅中毒的儿童所占比例约为5%和0.1%。同时发现儿童的血铅水平在3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4岁以后,血铅水平呈下降趋势。造成儿童血铅水平的这种年龄依赖性变化,可能一方面由于3岁以前随着儿童月龄的增加,活动范围增大,探索性行为增多,接触外界铅污染环境机会更多的,婴幼儿通过手―口动作使得环境中的铅进入消化道的机会增加。另一方面,铅的吸收率高是造成幼儿血铅水平较年长儿童高的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按单位体重来计算铅摄入量,新生儿最高,年幼儿童铅的吸收率和潴留率比成人要高得多。他根据以往的结果建立了铅吸收的年龄模型,即铅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从新生儿期的0.6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到10岁时达到成人的0.08水平。这同时可以解释为什么儿童4岁以后血铅水平逐步下降。
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儿童铅中毒的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有时只能通过血铅水平测定和污染源来判断;铅对各个系统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中重度铅中毒病人中,出现了如贫血、纳差、多动、冲动、腹痛和便秘等儿童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少数患儿有发育迟缓等非特异的临床表现。
疗效的多样性。中重度铅中毒儿童一般有明确的铅暴露源,因此排铅效果建立在检出并有效祛除铅暴露源的基础上并给予多疗程螯合治疗。但儿童骨铅储积量不同,且对螯合剂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儿童的驱铅疗效并不相同。目前铅在体内的生物代谢途径尚不明,因此疗效多样性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治疗的注意事项。(1)查找并去除铅污染源。查找并使患儿脱离铅暴露源是进行儿童铅中毒处理的最重要步骤,药物驱铅的同时接触铅会大幅增加胃肠对铅的吸收,因此必须重视查找并去除铅暴露源,通过了解患儿的个人史和家庭环境史,检测患儿及一起生活家人甚至周围儿童的血铅水平,认真排查患儿日常生活中的铅暴露危险因素,做出正确诊断并及时给予环境干预,确保患儿在治疗前脱离铅暴露源。(2)药物的毒副作用预防和控制。因为中重度铅中毒儿童往往需要多疗程给药,因此必须做好药物毒副作用的监测,包括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尿液等。(3)疗程间歇期的污染源控制、行为纠正和营养改善。疗程间歇期应确保儿童脱离铅暴露源,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纠正手-口动作等不良行为习惯以切断铅暴露途径,同时需注意给儿童补充铁剂和锌剂,给予正确的营养指导尽可能减少铅在体内的吸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