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Prosper Ménière首次报道了以眩晕、耳鸣、耳聋为主要特征的梅尼埃病。1938年Hallpike通过颞骨组织病理学研究,提出梅尼埃病患者的病理特征是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梅尼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众说纷纭,研究者们曾提出内淋巴液生成过多、内淋巴囊吸收障碍、内耳淋巴液离子失衡、先天性基因缺陷、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变态反应、内耳血管畸形等众多假说试图诠释梅尼埃病的发病机制,但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根据美国AAO-HNS 1995版指南,梅尼埃病的诊断以反复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四大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金标准,听力学、前庭功能等辅助检查仅作为补充证据。确诊梅尼埃病仍需要内耳病理证据,但在临床上不可行。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常用的反映梅尼埃病患者耳蜗功能以及前庭功能的检查如EcochG、VEMP、冷热试验的诊断阳性率约为56%-73%。因此,临床上如何更加准确地诊断梅尼埃病一直是耳科学家研究的焦点。
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区分内耳外淋巴液和内淋巴液成为可能,这为客观观察内淋巴积水的存在,确切诊断梅尼埃病提供了临床依据。Brogan等最早在1991年尝试使用高分辨率的MRI研究内耳结构。Salt等1995年应用7.1T强磁场MRI扫描正常豚鼠和内淋巴积水豚鼠的内耳。Counter、Zou等通过鼓室内注射钆造影剂后行MRI检查成功观察并区分内外淋巴间隙,并证实钆造影剂是通过圆窗膜渗透到内耳外淋巴液中。在以上研究基础上,2007年Nakashima年首先应用鼓室内钆造影剂注射后24小时行3D-FLAIR序列成像,首次在梅尼埃病患者及突发性耳聋患者中观察到内淋巴积水的存在,此研究在梅尼埃病的诊断方法中具有革命性意义。我们认为典型的临床症状加上钆造影剂注射后增强MRI显示内淋巴积水应可确诊梅尼埃病,换句话说,这种影像学方法有可能替代内耳活检,使美国AAO-HNS1995版指南中确定梅尼埃病的诊断成为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