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受伤类型
各类登高运动时,易发生皮肤擦伤和肌肉、韧带挫伤或撕裂伤;长跑或越野训练时,最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依次是膝关节、髋关节和下腰部损伤;翻越障碍物训练时,出了可能发生上述损伤外,还可能发生骨折和关节脱臼;当进行剧烈运动、急速跑、弯腰、下蹲、旋转时,还可能发生臀部肌肉、韧带损伤;当训练量累积起来,超出了耐受范围时,也会发生过劳性损伤,如应力性骨折、膑下脂肪垫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滑膜炎、胫前肌疲劳症、疲劳性骨膜炎等。
二、运动、训练受伤处置方式
在训练场上万一不慎发生了损伤,应及时科学处理,常用的处理措施如下:
首先,要及时让受伤人员休息,停止患部活动。通过休息减轻疼痛,防止损伤加重;如果有了渗出和肿胀,应进行局部冷敷,损伤24小时内不能热敷或按摩、揉搓及药酒类涂擦,因为这些方式会加重组织渗出,加重肿胀。可用弹力绷带或普通绷带对伤处进行压迫包扎,防止皮下小血管破裂发生皮下血肿。
其次,抬高受伤的肢体,利于肢体远端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对于皮肤的破损,则可用碘酒和酒精局部消毒,以防止感染。当急性期过后,要抓紧时机,及早治疗,早日康复。根据损伤的状况,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常用的预防招法
热身运动。每次训练开始时,进行热身运动,让全身肌肉、关节活动开,提高肌体的应急性和适应性;尤其在高强度体能训练的开始阶段,一定要循序渐进。
劳逸结合。训练过程中,要有节奏,有张有弛,尽量避免过度疲劳训练,防止某一训练课目训练过多、过频,避免肌肉、韧带的损伤。
及时自我放松。运动间隙可抓紧自我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乳酸堆积,消除疼痛。训练后,用热水烫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减少乳酸堆积。
强化预防意识。每次训练后,做自我按摩或互相按摩,以加速致痛产物的清除;一旦受伤后一定要主动干预,不可放之任之,做到防患于未然,尽早治疗就能减少各种运动伤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