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围神经损伤早期治疗
1、 超短波疗法上海长海医院康复医学科顾伟
超短波可扩张血管,改善神经和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加强局部组织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达到消炎、消水肿的目的nI。实验研究表明,钳夹家兔左侧坐骨神经后,超
短波治疗,电极对置于伤口处,微热量,7O一8omA,12min/次,1次/d,2O次l疗程,共2疗程 术后6、8、10周治疗组纤颤电位,正相电位减少,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术后l2周.治疗组恢复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也比对照组快.此外,在损伤神经部位超短波治疗的疗效结果表明.无热量一微热量,lO一15min/次,1次/d,大部分在l一3疗程治
疗后,肌力和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2、 微波疗法
微波作用于周围神经,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和生物电活性升高,同时能刺激神经再生。小剂量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散水肿,加速神经组织的再生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一中等
剂量能提高局部组织免疫细胞吞噬功能,使免疫机能增强~并通过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刺激血管壁的神经末梢,以及热引起组织蛋白微量变性,使组胺、血管活性肽等血管扩张物质
增多,从而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液循环改善 在治疗神经损伤中,一般采用微热量.早期多采用无热量.深部或恢复期采用温热量
3、 分米波疗法
分米波作用于组织,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其中,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未损伤血管的代偿作用,改善组织缺氧.使代谢过程加强,局部组织营养改善,有利于组织损伤的恢
复所以,一定量的分米波辐射具有解痉、止痛、促进炎症消散及加速组织修复过程等作用,有利于损伤的神经组织再生和修复
4、 光疗
(1) 激光治疗:用于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激光种类有He-Ne激光、CO 激光、半导体激光,均为小功率,照射后有利于神经再生。大量的研究表明,激光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及组织的修复具有促进作用,亦有文献提出其对神经组织的修复有帮助。其中激光针的穴位治疗穿透力较强,不仅可以产生类似于针灸的机械刺激, 而且还可以产生光化学刺激和热刺激,故具备针灸和光疗的双重作用,其存在改善做循环、改善呼吸链、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和增加免疫功能等多项生物效应。He―Ne激光能直接刺激周围神经,增强其兴奋性,促进神经细胞修复。激光照射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主要在于激光辐射改变了断端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分子构象,使之重新构筑新的分子并发生交连。激光的热作用和生物效应作用于神经元,促进了损伤神经的新陈代谢 。
(2) 红外线疗法:红外线辐射主要是热效应.可以改善受损神经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组织代谢.促进炎症水肿吸收,为神经轴突的再生创造条件。马建等制作家兔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红外线照射.30min/次,1次/d,致照射局部皮温升高2― 3℃ 治疗后对兔足趾活动、奔跑能力、肌肉萎缩程度、肌形态的变化、肌组织酶学的改变都有一定的影响。而红外线照射对损伤神经肌电图的影响小.照射后肌肉收缩刺激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好,对增强组织修复与再生功能有一定作用此外,将红外线照射与其他物理疗法结合一起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疗效也较满意。临床运用中,可将红外线作为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的辅助手段,或与其他物理疗法一并使用。
5、 水疗法
水疗法利用水的浮力,具有缓解肌肉紧张,加快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的作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肢体在水中运动时水的浮力有助于瘫痪肌肉的运动[61:
二、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恢复期治疗
1、 低频电流疗法
高碧桃等选择性地对68例周围神经Seddon类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受累肌可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延缓受累肌萎缩,抑制肌肉纤维化.促进神经再生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2、 电刺激疗法
电刺激疗法是周围神经损伤最常用 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一一般在损伤后2―3周才开始进行一具体可根据患者神经损伤的程度而调节出治疗所需要的波形 刺激的脉宽、间隙时间及刺激强度等。使其对病变的神经肌肉发挥特有的刺激效应.而不引起正常神经肌肉过度收缩而出现疼痛一轻度神经损伤可选用脉宽5O― lOOms,间隙1500--2000ms;中度神经损伤选用脉宽lO0-200ms,间隙3000-4000ms;重度神经损伤选用脉宽200-300ms,间隙3000-6000ms:电流量以能引起肌肉收缩为度,一般在20―4OmA之间 每个患肌刺激6rain/次,1次/d,2O一3Od为l疗程,疗程之间间隔7一lOd,一般连续治疗数月。电刺激疗法,能使受累肌得到适度的刺激,因过弱的刺激仅能引起肌纤维的微弱收缩,不起到治疗作用而过强的刺激则可破坏肌纤维。电刺激引起肌肉被动的节律性收缩与舒张,可改善神经兴奋与传导功能的恢复及神经再生;失神经支配后,肌肉有纤维化及硬化的倾向,电刺激可防止肌肉结缔组织的变厚,可预防肌肉挛缩及纤维化 为防止肌腱挛缩和畸形,松解疤痕组织,也可采用音频电疗法
3、 中频电流疗法
中频电流能提高痛阈,减轻疼痛,刺激肌纤维,产生肌肉紧张和收缩,反射性的加快血液、淋巴循环,能提高神经组织和有氧代谢水平。于淑芬等 51采用调制中频电疗仪治疗,双向对称方波,调制波频率为2―2.5Hz,波宽0.1ms,被调制波频率为4kHz,刺激治疗强度l50―180mA,30min/次,1次/d,动作电位的潜伏期、传导速度、波形、波幅恢复至损伤前水平,运动功能障碍基本康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值及神经营养障碍性坏死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中频电疗,可以促发损伤区修复病变的神经组织,恢复其生物电活动,从而促使神经功能得以康复。
4、 直流电碘离子导人
周围神经损伤的急性期过后,可采用直流电碘离子导人疗法,因为碘离子在损伤的部位导人,有加强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采用对置法或并置法,l5―20min/次,1次/d,l5―20次为l疗程
5、 磁疗
电磁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加速损伤远侧神经段的Wallerian变性进程。电磁场加速了Wallerian变性进程,这可能与电磁场刺激雪旺氏细胞增殖,增强雪旺氏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关。同时,变性进程的加速,又为近侧轴索再生提供了良好的再生微环境,使其能尽早长人远侧的基膜管和Bungne氏带,这与神经损伤加速神经再次损伤后再生的情形相同 促进轴索再生。促进雪旺氏细胞增殖及髓鞘再生。促进靶器官功能的恢复。磁疗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主要由于磁场刺激后雪旺氏细胞增生明显,炎症反应轻,有利于无髓轴索再生,这样又刺激更多雪旺氏细胞分裂增生,趋化和引导轴突向远端生长。电磁场对周围神经再生确有促进作用,且治疗较长时间(如8周)时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物理治疗的疗程要足够长。
6、 超声治疗
超声具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时,多采用小剂量脉冲式超声,因而热效应小。将鼠腓神经钳夹伤,超声治疗,频率1.5MHz,声强0.5W,cm ,脉冲式l:10,5min/次,1次,d,共4d。超声治疗后对恢复神经和肌肉的功能有效。超声促进肌肉神经再支配,主要是超声的机械作用,可以促进及诱发许多化学变化,起到加强代谢、改善组织营养的作用。
三、 周围神经损伤后并发症的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后,出现的较平时更延迟的疼痛性病态称为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s,CRPS),是周围神经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CRPS病理机制的实质是神经损伤和萎缩 ,表现为沿着受损神经的走行以及比此更广的范围出现自发痛、痛觉超敏、痛觉过敏~CRPS理疗的主要方法有温冷交替浴、电刺激疗法、激光疗法、自动运动疗法、被动运动疗法、日常动作训练等:周围神经损伤后,物理治疗方法的选择原则上应按照神经恢复的不同阶段要求来调整物理治疗方法:早期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及早消除炎症、水肿,减少神经损害,防止肢体挛缩变形,促进神经再生,防止肌肉萎缩,使神经传导功能、肌力等得到恢复。采用光、电等疗法对于镇痛、消炎,增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肌肉的营养状态有良好的作用,可采用:① 超短波疗法;② 分米波,微波治疗;⑧ 紫外线疗法;④激光疗法;⑧ 温热治疗和水疗、蜡疗、红外线照射等。恢复期的治疗原则是:着重防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再生,改善局部营养,辅助功能恢复,可采用: 温热治疗,包括蜡疗、红外线、电光浴等;② 直流电碘离子导人、超声波和音频电疗等;⑧ 电刺激疗法; 肢体涡流浴等。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治疗重点是促进神经的再生和提高再生神经纤维的质量,降低肢体功能障碍程度,改善肢体功能 神经再生是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影响因素多。物理疗法是周围神经损伤后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物理因子使神经再生加速,纤维组织增生减轻,其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