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腔静脉为是头面、颈部、臂部和胸腔以上血液回流到至心脏的最大、最主要静脉。因此上腔静脉梗阻可引起各种临床症状,也被称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是临床重症。引起SVCS的疾病绝大多数为恶性,主要是有肺癌及纵隔内恶性肿瘤,其中肺癌占80%以上,且右肺中央型肺癌为主。
临床上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渐进性呼吸困难,面、颈、上肢肿胀,胸腹壁浅静脉扩张,球结膜充血、水肿视物不清,头晕,晕厥,声嘶,头痛,鼻塞,舌头肿大,恶心,喘鸣,精神状态异常、嗜睡、昏睡、昏迷(为脑水肿症状)。中央型肺癌或恶性纵隔肿瘤往往在X线平片诊断上容易误诊,且部分患者发病隐匿,当出现脸部发胖,面色红润,还以为身体无妨或气色很好而延误诊治,但此时体重并不增加,常可合并胸腹壁出现异常的暗红色、紫色血管,眼睛看似泪眼汪汪,声音变得沙哑;需即时到医院进行CT检查。
治疗方法可概括为两大类:病因治疗和减症治疗。病因治疗主要包括放疗、化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等,而减症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主要有外科旁路转分流术、外科上腔静脉重建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恶性SVCS在就诊时大多无法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且失去外科减症治疗的适应症,因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微创的减症治疗手段。血管内介入治疗SVCS主要包括内支架置入术、球囊扩张术、溶栓术和吸栓术,其中最主要的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有效率可达90%,且症状缓解、消失大多在术后24小时内。
主要适应证包括:(1)首诊的恶性上腔静脉狭窄和梗阻引起的SVCS,可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不影响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2)放、化疗等抗肿瘤无效的恶性上腔静脉狭窄者,病灶继续进展,应及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当血管完全阻塞后血管内介入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大大增加,且手术成功率降低;(3)各种严重良恶性SVCS,如喉头水肿(严重呼吸困难)、脑水肿(晕厥、昏迷),可急诊行血管内介入治疗。(4)肘静脉高于20cmH2O,血管狭窄70%以上的恶性上腔静脉综合征。
本院的特色:(1)术前通过CT、MRI血管造影,明确上腔静脉梗阻程度,制定完整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2)恶性上腔静脉狭窄和梗阻行血管内介入的同时,对胸部肿瘤的原发病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3)根据病灶性质和梗阻情况,采用各种类型的血管内支架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4)对完全性上腔静脉梗阻的患者有着丰富的血管再通、再建的介入手术经验。(5)目前国内外单中心年手术量最多,年治疗病例约100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