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中医“膏”的相关制作和使用已有记载,最早发现但已失存的古医籍《五十二病方》记载膏剂30 余方,因制作时加用膏糊剂而称为“膏之”。战国时期的《养生方》和《杂疗方》则记载了用煮熟大枣捣烂成泥制成的枣膏。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籍《黄帝内经》记载有两个膏,《灵枢?痈疽》所载豕膏,用以治疗猛疽化脓和米疽,为猪脂入膏的应用扩大了思路;《灵枢?经筋》 “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记载了马膏的外用。
汉唐时期虽有“膏”的称谓,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但仍以内服、治疗为主。普遍认可的膏方内服最早记录,当是东汉末年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记载的大乌头煎、猪膏发煎,其煮水得膏的这种制膏与现代膏方的制作工艺比较相似。南北朝时陈延之所著《小品方》中所载地黄煎以单味生地黄煎制而成,是最早的滋补膏方。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个别“煎”方与现代膏滋方相似,制剂上多采用水煎去渣,取汁,浓缩的工序。宋金元时期,膏、煎称谓上无明确分别,但有“膏”逐渐取代“煎”的趋势。
明清时期为膏方发展的成熟阶段。在膏方的名称上,多以“某某膏”的方式命名,此时“膏”已成为滋润补益类方剂的专用名,“煎”则指水煎剂。制作方面,明清时期已基本固定,即用水多次煎熬,浓缩药液,最后加蜂蜜等成膏。清朝时期,膏方应用更加备受重视、更加灵活。
近现代,膏方的研制运用飞速发展。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理念的加强,加之现代科学研究技术、现代加工工具的应用,膏方的便捷制作、推广普及渐成规模,每逢冬令之季即在江南、华南广为盛行,在上海地区甚至有“上海膏方”一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