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群形成自然个体化步态的年龄约为6岁左右,因此脑瘫的最佳治疗时机是在患儿6岁以前(6岁以后的患儿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异常行走步态,比如剪刀步、醉酒步及鸭步等,这时哪怕纠正了下肢异常增高的肌张力,患儿的步态也很难得到改善)。目前所有的痉挛性脑瘫介入治疗措施都是以减轻肢体强直程度,缓解关节运动痛苦,从而达到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恢复受损运动功能,让孩子尽早地融入社会正常学习生活这一治疗目的。以往脑瘫的治疗主要是常规的理疗及康复训练。但由于孩子肢体的肌张力高,关节活动受限严重,他们对这些常规的治疗措施往往有畏惧及抗拒的心理,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开展的多学科联合手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肌张力,明显改善他们的关节活动幅度,从而能大幅度地提高其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
根据国际上儿童痉挛性脑瘫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按患儿年龄大小,推荐的介入治疗方式分别为:
1、3岁以前的患儿:宜采用BOTOX神经电导航下肌肉注射。肌肉解痉药物(BOTOX)主要注射在下肢痉挛的肌肉群上,药物作用时间一般为6个月,治疗效果最佳时段为注射后的3-5个月。每半年需来医院进行重复注射。
2、3-6岁的患儿:进行超选择性神经后根离断术(SDR)。在背部腰间中央做一个5-6厘米左右的手术切口,利用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仪,找到诱发肌肉痉挛的异常神经纤维,并选择性地予以离断,以达到降低下肢肌肉张力,增强术后康复训练效果的作用。
3、6岁以上的患儿:肌腱延长术。肌腱延长术应用于脑瘫的治疗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目前主要应用于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等下肢部位因肌腱张力异常增高而造成的关节畸形。
4、6岁以上的患儿:BACLOFEN(巴氯芬)持续性鞘内注射:在腹部皮肤下植入一个微型泵,连接植入背部脊髓神经内的注射导管,每天注入预设剂量的巴氯芬溶液(巴氯芬能强力降低肌肉张力)。巴氯芬鞘内注射不单可以降低双下肢的肌张力,而且能显著降低躯体及双上肢的肌肉张力,因而对重度脑瘫患儿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缺点是价格比较昂贵,单单植入泵的价格就在十几万人民币左右。而且患儿还必须每2个月左右来医院行药物注泵操作。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介入治疗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患儿异常增高的肌肉张力,对于肌力的增强则需在术后加强肢体运动康复锻炼,以期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患儿已经受损的运动功能,遵循RIR原则,即Rehabilitation-Intervention-Rehabilitation原则(康复-介入-再康复原则),为其长大后正常地融入社会日常工作及生活创造条件。
由上海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肖波博士、康复科冯金彩主任及骨科王隼主任为核心的的国内第一个跨专业儿童脑瘫综合治疗团队,应用包括肉毒素靶点注射、巴氯芬鞘内泵持续注入、选择性神经后根离断术及肌腱延长术等各类肌张力调整介入治疗等国际上最为先进的脑瘫治疗技术及理念,遵循康复-介入-再康复原则,为脑瘫患儿提供全方位的评估及治疗,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儿增高的肌张力,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其长大后正常地融入社会日常工作及生活创造条件。让脑瘫的孩子也能正常行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我们这个团队共同的愿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