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食五谷,孰能无病?
在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生病,在某些时候,疾病可以要命的,但有些时候疾病对我们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不定期地生些小病反倒能刺激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战斗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病是件好事。就像美国军队这些年能保持较好的作战能力一样,因为他们一直在战斗。
生病不可避免,又不见得是坏事,那您会生病吗?或者说您会当病人吗?可能您会觉得可笑,生病了,又不是装病,有什么不会的?生活中确有不会做病人的人,搞得医患关系紧张,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医疗之外的事情发生,与病人、与家庭、与医生、与社会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看来做病人的事情还真要好好聊聊。
众所周知,疾病的康复要医患互相配合的,在这样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前提下,如何做好病人?
1、正确认识医学的本质
听起来很抽象,简单的说,医学不是狭义的科学(牛顿科学),真正科学的含义是确定的、客观的、可重复的。医学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甚至有很多令人无能为力的情景。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患同一种疾病可能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病人身上的效果会差别那么大?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大部分疾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晰?为什么大部分疾病仍然无法治愈?为什么医生不会给病人一个个肯定的答复,多以可能是这样,也可能那样代替?这就是医学,太多的不确定性,太多的无奈,这种无奈不仅仅是给病人,更是给医生。医生是人,不是神。医学会应用到科学,但医学本身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依赖于临床推理的解释性实践。或者说是一种实证推理。医生询问病史和症状,检查体征,并且把这些资料与临床经验和相关实验研究结合在一起,从而对疾病形成初步的临床印象。辅以化验、超声、CT等检查,做出最后判断,再根据经验和证据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经过治疗好转或痊愈,说明推理正确。当然临床并不是每次推理都完全正确的,所以才医学的有不确定性。病人要理解理解这一点,才能当个好病人。
2、正确看待知识不对等
知识不对等存在各个领域,不仅仅是医学。仔细想想,家里的电脑出现故障,如果是软件问题,你自己尚能解决。如果是硬件问题,你还行吗?如果能自己解决,你肯定是计算机专业的行家里手。去维修,专业的人士告诉你要换这个换那个,你仅需要几分钟来考虑维修换件的价值。尽管存在知识的不对等,但也不需要对方尊重你什么,就决定了一个生病电脑的死活。医学面对的是人,生病的人。医学知识的不对等不等于不受尊重。媒体、网络、报刊等很多途径可以使病人获得医学信息,但对这些信息的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是一叶障目。认识上的一知半解甚至误区来生搬硬套病人的情况,可想而知的后果是什么,和医生沟通的不充分,导致认识上分歧的增多和放大。如不能很好的化解这种分歧,结果是医患关系的紧张。双方互不信任,细想想,这种紧张医患关系的后果还是病人受罪,会出现很多过度的检查和治疗。所以要学会信任,既然选择这个医院或这个医生,就应该充分信任他,医生在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后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疾病认识,会主动和病人沟通的。这时你再把你的疑虑和想法和医生沟通、交流,相信医生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样医患的目标一致,没有顾虑,共同努力,疾病向愈只是时间的问题。再想想,为什么常常有目不识丁的病人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方案和经济适用的康复计划,而一些自以为了解很多医学知识的病人却不能,其中的差异就是答案。
3、正确的对待我是弱者
弱者一词,近些年频频刺激眼球。同情病人不等于同情弱者。弱者本身也是相对的,在医学知识掌握程度多少看,医生是强者,病人是弱者。反过来,在病人的从业领域看,医生又是弱者,病人是强者。只不过是因为医学面对的是病人,生命是无价的、最宝贵的,所以变相夸大了强弱的区别。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现在的医疗环境已经是我们国家尽力而为的结果了,再提出过多的要求,显然不现实。国家正在逐步改善医疗环境,关注民生,但需要时间。生病是痛苦的事情,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如果从刺激免疫功能角度看,生病不是坏事。所以,不要过度把自己定位在弱者,过度强调会招来鄙视。病人是弱者,医生就是强者吗?医生只不过是为你健康服务的人,提供服务的内容不是由医生决定的。屡见报端的“医闹”事件可能都有所了解,对医学不确定性的了解程度决定了这件事情的走向。是所有的病来到医院都不能死吗?死了就是医生的责任?就是医院的责任?“我是弱者,即使医疗官司输了,医院也要赔钱的”,这种比较卑劣的思想认识助长了“医闹”之风,所以导致病人一入院就谈到将来要“死”的事情,最后谁受罪呢?医生吗?显然不是,是病人本身。这可是悲剧啊!
所以,真正的病人,是让人尊重的,让医生殚精竭虑而无悔的!希望你就是这样的一位病员,值得尊敬的病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