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中风患者的死亡率已显著降低,然而其致残率在存活者中高达80%以上。因此,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逐渐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脑血管病治疗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针灸、推拿对脑卒中具有很好的疗效。推拿作为缓解肢体痉挛状态、促进肌力恢复的中医手段之一,在偏瘫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岳阳医院进修期间,跟随齐瑞副主任医师学习推拿治疗中风偏瘫,采用推拿点穴法、扌衮法为主配合患者主动运动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康复门诊或病房的脑梗死患者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6-80岁,平均61.34±11.78岁;脑血栓者26例,脑出血者6例;左侧肢体偏瘫15例,右侧肢体偏瘫17例,病程最长者720天,最短者120天,平均190.26±124.38天。
2、诊断标准
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生命体征稳定,发病在4个月以上,排除有严重合并症(包括心梗、心衰、肝肾功能不全、重度痴呆等),或被确诊患有恶性肿瘤者。
3、治疗方法
(1)头面部:仰卧位,沿头部督脉、膀胱经脉线由前至后循经点按。重点点按印堂、太阳、百会、四神聪、风池穴。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手法宜重。
(2)上肢部:仰卧位,功能障碍侧。医者施扌衮法于上肢屈侧的肌腹部。轻扣患侧三阳经,然后施掌擦法于手三阳经,从肩部至手背部往返至皮肤温热感为度。分别于患侧肩k、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商阳、少商、少泽施点按法。医者将患肢缓慢伸肘、伸腕和伸指关节后较快速屈肘、屈腕和屈指关节。缓慢充分地做前臂的旋前、旋后运动。摇掌指关节,捻指关节。
(3)背部:俯卧位。先在颈、背部沿督脉及膀胱经施扌衮法。然后点按风府、大椎、筋缩、脊中、悬枢、命门等督脉穴和风门、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穴膀胱经穴,使其具有酸胀感为度。最后提拿肩井、点揉天宗、肩贞。
(4)下肢部:俯卧位。沿下肢三阳经扌衮臀部至跟腱3分钟,同时配合髋外展、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伸等被动运动,并点按环跳、风市、委中、承山、阳陵泉、飞扬、三阴交、丘墟、太冲、隐白、至阴诸穴至酸胀为度。
以上治疗每周3次,每次30min,9次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手法的强度为由轻渐重或轻重交替结合。同时嘱患者做主动上、下肢功能锻炼。
4、治疗结果
用上述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其结果详见表。 由表可见,经配对T检验统计显示,推拿治疗后,患者的Bather指数(BI)有明显提高(P<0.0001);患者的上肢Fugl-meyer(FMA)评分推拿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001)。说明推拿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5、讨论
中风的特点是“疾病与障碍共存”,因此康复与药物治疗应同时进行。周围性瘫痪的康复过程是肌肉力量从小到大的量变过程,而中枢性瘫痪的康复过程是运动模式的质变过程。Brunnstrom将中枢性瘫痪肢体的恢复过程分为迟缓、痉挛、联合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和正常六个阶段。Bobath将其分为迟缓、痉挛和相对恢复三个阶段。虽然他们在如何使患者从迟缓期恢复到正常持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一致认为偏瘫患者在不同的阶段存在着迟缓(肌张力低下)、痉挛(肌张力增高)、异常的运动模式、正常姿势反应及运动控制丧失。出现这些问题是中枢神经系统遭到破坏,大脑对低级中枢的调节失去控制,原始反射被释放,正常运动的传导受到干扰的结果。针对中风引起的偏瘫为主的运动障碍,我们选择点穴推拿和扌衮法为主的手法治疗。在头部、躯干和四肢穴位进行点穴推拿,既可以改善大脑血液循环,促进中风后半暗区细胞功能的恢复,又能增加感觉信息的输入,促进潜伏通路及休眠突触的活化。四肢穴位选择方面,主要针对痉挛性偏瘫在推拿选穴上根据上肢易出现屈肌痉挛,下肢易出现伸肌痉挛及足内翻、下垂等特点,结合生物力学原理,选取拮抗肌侧穴位为主,通过刺激拮抗肌上的穴位,抑制拮抗肌群的张力,诱发弱势肌肉的收缩,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
中医认为,点穴推拿主要是以运用点按穴位为主的推拿治疗方法,点按是一种接触面小而比较强烈的刺激,具有通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在头面部操作,点按百会、印堂、风池等督脉、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胧经穴位,有平肝熄风、开窍醒脑的作用。传统的观点为推拿手法中扌衮法的主要作用是: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韧带痉挛、增强其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能力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郭氏等认为当施扌衮法于痉挛肌肉侧肌腹部获取深部组织酸胀感时,首先牵伸运动对于肌肉一肌腱接头处的腱器官的刺激兴奋,使睫器官的传人冲动抑制该肌肉的a运动神经元的作用,使肌张力降低,缓解了肌肉痉挛。其次骨骼肌肌腹部牵拉肌纤维使得肌纤维两端距离缩短的作用降低了肌梭的张力,减少了肌梭的传人冲动对该肌肉的a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作用,从而使肌张力降低,而且深部组织酸胀感表明对大脑皮层感觉区兴奋作用的存在,有利于抑制脑干网状结构异化作用,从而降低了肌张力,缓解了痉挛。
本研究发现点穴和扌衮法为主的推拿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中风患者偏瘫后遗症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因为是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缺乏对照组,其具体疗效有待进一步对照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