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马路上、公园里的“小眼镜” 随处可见。由于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紧张,压力大,课外的学习任务也很重,如弹钢琴、学英语等,使这些“小眼镜 ”的度数逐年加深。这让很多家长都非常头痛。那么,儿童青少年近视了应该怎样正确诊治呢?
不同的年龄阶段治疗的方法和手段不同。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没有完成,近视度数没有稳定,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只能保守治疗。常用的矫正方法如下:
首先,就是人们熟知的框架眼镜。如果孩子发现看不清黑板,或者经常“眯眼”,那就证明视力下降了。要及时到医院里进行散瞳验光检查。对10岁以下的儿童要用阿托品眼药水点三天后,再进行检查。20天后瞳孔缩回正常后,再进行复验,明确戴镜度数。而10岁以上的儿童可以用托吡卡胺或者美多丽散瞳,第二天就可以进行复验配镜了。配好眼镜以后,还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一般为3个月到半年,如果戴镜视力下降,还需更换适合的眼镜。
那么,如果家长不想给孩子戴眼镜,又要控制近视的发展,有好办法么?以往曾经出现过针灸、点眼药水、穴位按摩等方法,但是一旦停用,近视还是恢复原状,弄得是“劳民伤财”,还得戴“小眼镜 ”。“角膜塑形镜”的问世使近视儿童摘掉眼镜的梦想成真,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控制近视的发展。据北京大学临床研究证实,应用角膜塑形镜的患者每年度数增加8度,而未应用者每年增加67度。这种眼镜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发了,至90年代开始全面应用于临床。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眼镜片采用美国进口的Boston Xo材料,使镜片的透氧性更好,透氧系数DK值达到100,不易发生常规软性角膜接触镜导致的角膜水肿和角膜缘新生血管。角膜塑形镜为何能消除近视呢? 其原理在于镜片的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的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的几何形态,使中央变平,眼轴缩短,从而降低甚至消除近视度数。这种镜片不仅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同时也适用于其他不适宜做屈光手术的低度数近视患者。它的配戴方法和保养与一般的隐形眼镜相似,而且清洁更加方便,更耐用,一般每副镜片可以戴2~3年。唯一的区别是它是夜里戴的,在睡梦中不知不觉的就治疗了近视,使白天的裸眼视力达到1.0。
那么18岁以上的近视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呢?当然,如果对戴框架眼镜没有什么不舒服,或者不美观,可以继续戴框架眼镜。 如果觉得不美观,或者运动不方便,或者有屈光参差,可以选择戴软性接触镜。如果有较大的散光,可以选择硬性角膜接触镜。然而,配戴角膜接触镜也有一些并发症,如结膜乳头增生、结膜炎症、角膜溃疡、角膜血管翳、角膜水肿等。因此,配戴角膜接触镜者,除了要注意清洁护理以外,如有眼部不适,要到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手术治疗方法有那些可以选择呢?目前,最流行也最得到公认的手术方法是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术式。最常用的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简称LASIK)。这种手术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用显微板层角膜刀做一个130~160微米的角膜瓣,翻转后,激光在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冲洗后再将角膜瓣复位。术后点用抗生素和激素眼药水。这种手术的最大优点是手术时间短,术后痛苦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安全性和可预测性都很高,可以矫正1500度以内的近视,500度以内的散光。因此,大部分近视患者都可以通过这种手术来矫正。然而,对于角膜厚度过薄、近视度数过深的患者,可以采用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简称epi-LASIK 或LASEK)。这种手术是采用角膜上皮刀或者用酒精制作角膜上皮瓣,激光切削角膜后将上皮瓣复位,戴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但术后视力恢复较慢,少数患者会有疼痛不适,而且点用抗生素和激素眼药水时间较长,约4个月左右。当然,超高度近视的患者(1500度以上),亦可以采取晶状体手术,如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和透明晶体摘除。但由于是内眼手术,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且手术费用较高,镜片需要到国外定制,目前还不能被患者广泛接受。
总之,我国是近视眼发病的大国,而近视的发病年龄有偏小的趋势。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更加重视儿童的视力,以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态度来对付这一顽症,早期控制近视的进展,发育完善后进行适当的治疗,是摘掉“小眼镜”的好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