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尿石症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达1%-10%,仅次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尿路感染。其中约2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居首位。同时结石治疗后易复发,10年复发率高达50%。
并且目前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仍有继续升高的趋势。古人云:“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因此,如何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尿石症的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其中我们大部分人能做到的就是通过饮食与营养来预防。
众所周知,饮水对预防尿石症是十分有效的。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应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3000ml),显著降低尿石成分(特别是草酸钙)的饱和度。据统计,增加50%的尿量可以使尿石的发病率下降86%。餐后3h是排泄的高峰,更要保持足够的尿量。
临睡前饮水,使夜间尿相对密度(比重)低于1.015。多饮水可在结石的近段尿路产生一定的压力,促使小结石排出;可以稀释排泄物以及一些与结石形成有关的物质(如TH蛋白)。
但也有人认为,大量饮水的同时也稀释了尿液中抑制剂的浓度,对预防结石形成不利。实际上在尿石形成的影响中,尿液的过饱和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相比之下,大量饮水对抑制剂浓度降低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饮水过度会打乱体内的电解质紊乱,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如马拉松运动员中,他们在大量出汗后饮用了过量的水。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水中混合一些电解质及糖类,如鸡汤、椰子水、电解质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需要提出的是,此时不适合使用人工甜味剂,因为这样反而会加重缺水状态。
有研究认为绿茶可以预防草酸钙结石的形成。绿茶内含有13%的儿茶酚(catechin),它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尿中草酸的排泄及草酸钙沉淀的形成。因此在选择饮料时可以选择绿茶类饮料,而需要避免饮用的是含糖饮料,如果汁饮料和运动饮料等,因为它们增加了卡路里的摄入以及改变了尿液中的酸碱平衡。
对于大部分泌尿系结石患者来说,尿液需保持弱酸性,其中方法之一就是在水中添加柠檬酸盐,这其中较为合适的就是柠檬汁和酸橙汁。另外,有研究表明肥胖增加了缺水的风险,因此需要控制饮食,增加锻炼来减轻体重,而不是通过泻药和过分节食来实现,因为这样会适得其反,增加了罹患尿石症的风险。
最新研究发现在饮食与营养上的调整有助于预防尿石症的形成。而特定的调整需要根据尿石成分分析的结果及平片上结石的形态来判断结石的成分,有的放矢地制订预防的措施。
①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占71%~84%。结石呈球形、椭圆形、菱形或桑葚状,深褐色,质甚坚硬,表面粗糙,故易损伤组织引起血尿,多见于酸性尿。
因此,通过调整饮食及营养以降低尿液酸度能够预防此类结石的形成。其中营养补充品包括柠檬酸钾,柠檬酸钾镁,柠檬酸钙。如果尿钙水平偏高,则限制钠的摄入量不超过2克/天有助于预防尿石症的形成。同时还需要避免饮食中过量的蛋白摄入、过多或过少的维生素D的摄入。
②尿酸结石:占5%~10%。结石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橘红色,质坚硬,切面呈放射状排列,在酸性尿液中易发生。因此提高尿液PH是防治尿酸结石的重要方法,其中饮用橙汁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有研究证明,每天饮用1200ml橙汁,相当于服用60mmol的枸橼酸钾,能使尿PH值从5.7增加至6.5。同时使尿中枸橼酸含量从571mg/d增加至952mg/d。同时控制蛋白及糖类的摄入以及减少酒精的摄入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③磷酸钙结石。占6-9%,多见于妊娠期妇女,结石颗粒状、灰白色,在碱性尿液中可迅速增大,但单纯的罕见,多与草酸钙或磷酸铵镁混合成石,常形成鹿角形结石。因此调整饮食提高尿液酸性能预防磷酸钙结石的形成,其低钙饮食同草酸钙结石相同。多食用低磷食物,宜少食肉类、鱼类及骨头汤。
④胱氨酸结石。约占1%,多见于儿童。结石淡黄色,表面光滑,质柔软。此类结石多由于尿液过于酸性。其饮食调整同尿酸结石。
⑤感染性结石。常与膀胱感染相关,多形成鹿角形结石。通过增加水分以及水果、蔬菜、谷物、坚果及茶的摄入有助于减少膀胱感染的发生,从而预防此类结石的形成。
因此,总体而言,为了预防尿石症的形成,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多饮水,补充纤维素及维生素A、维生素B6,控制钙、盐、蛋白质、糖、维生素C、维生素D的摄取,减少富含草酸盐等含有结石主要成分的食物的摄入,同时增加运动,保持饮食及生活规律。我相信,通过饮食及营养的调整能够减少尿石症的发生,远离尿石症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