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不同部位、或轻或重的肌肉疼痛,多数与感冒、劳损有关,经过休息或一般处理后很快康复,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但其中部分肌肉痛的原因较复杂,应引起重视。
肌痛是指肌肉本身的疼痛感。下面就介绍一下应引起我们重视的肌肉痛:
一、新近出现的肌肉痛:如伴有发热的远端肌肉疼痛,尤其是小腿腓肠肌疼痛,应及时就诊,排除钩端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如近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降血脂药、抗抑郁药、抗生素等应警惕药物相关性肌炎或横纹肌溶解;如在夏季高温环境中体力劳动后出现的肌肉痛,则应排除中暑导致的横纹肌溶解。单侧的腓肠肌疼痛通常是局部问题,如深静脉血栓等。
二、缓慢起病的肌肉痛:全身性肌痛伴无力通常是由炎性、代谢性、内分泌性或中毒性肌肉病所致,通常表现为上臂和大腿的疼痛。弥漫性肌痛在风湿性疾病中较常见。如伴有眼睑、面部和关节部位皮疹,应去医院就诊检测自身抗体和肌酶,排除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
如果除肌痛以外,肌无力较明显,伴突眼、体重下降、失眠等,要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性多肌痛多表现为弥漫性肌痛和关节活动不利,腰痛或肩背部疼痛常较为突出,常伴有轻度体重下降和低热,5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有时还伴有颞部的疼痛。另外一些中青年女性经常感觉浑身酸痛、肌肉僵硬,疲倦得不得了,又老是睡不好,但接受各种检查结果偏又都正常,有可能患上纤维肌痛综合征。
三、肌痛轻微但肌无力明显或伴有神经症状:如果出现上述肌肉痛,应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肌酶、自身抗体、肌电图等,必要时进行肌肉活组织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根据不同的疾病选用合适的治疗,如感染性疾病需使用抗菌素,皮肌炎或多肌炎需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甲亢性肌病则须抗甲亢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