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是东方民族常见的、以眼周区域青褐色斑痣为特点的色素性胎记(虽然有时并不都在出生时出现)。在中国,太田痣患者占皮肤科门诊的约0、4%和整形外科门诊人数的2、6%,男女比例为1:3。大约半数的患者生时即被发现该病,但也有的是到儿童期开始发现,个别病人到青春期才逐渐显现,表现为棕色、灰色及蓝色的斑点所组成的斑片,病灶边界不清,病灶内的斑点色泽可以单色,也可兼有上述颜色,而且色泽深浅不一。由于黑色素细胞在真皮中的分布的密度及部位不同,斑片可表现为淡棕色到深蓝色,同一病灶的不同部位可以具有不同颜色。部分患者的病灶有缓慢增大的倾向,斑片发生于前额、眼周、颊部及颧区,即与三叉神经的第I、II区的分布区相当的区域,可以占该区的全部或一部分,斑片可发生于面部的单侧,也偶有发生于双侧面部的,往往呈双侧对称,有的黑色素细胞同时还分布于结膜、角膜及视网膜上。太田痣的在早期可以缓慢生长,但生长的自限性难有定论,有的患者到儿童期时即开始长期稳定,多数专家认为到青春期后即较为稳定,但也有个别人至30岁左右仍有缓慢生长的倾向。太田痣无遗传倾向,与恶性变无明确的关系。
太田痣的分类
1、轻型
(1)轻眼眶型:淡褐色斑,仅限于上下眼睑;
(2)轻颧骨型:淡褐色斑,仅限于颧骨部。
2、中型 深蓝色至紫褐色,分布于眼睑、颧骨及鼻根部;
3、重型 深蓝色至褐色,分布于三叉神经的第一、二支支配区;
4、双侧型 约占5%、
此外,日本的谷野还提出如下分类:
1、轻型(又分眼窝型、颧骨型、前额型、鼻翼型);
2、中等型;
3、重型、
两侧性分布的分为:对称型(又分中央型、边缘型)、非对称型。
根据颜色分为:褐色型、青色型。
根据组织学特点分为:浅在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浅层,临床多呈褐色) 、深在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深层,多呈青紫色)、弥漫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全层,多呈紫青色),
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型(出生后数年内)、迟发型(青春期以后)。
太田痣可合并持久性蒙古斑,并发伊藤痣、蓝痣和血管瘤,亦有报道前房角因色素增生受阻而导致青光眼,合并神经耳聋、眼球后退综合征,同侧先天性白内障和上肢萎缩。太田痣终生不消退,无自觉症状。恶变的机会极少,文献上曾报道本病合并有虹膜、脉络膜恶性黑素瘤、恶性蓝痣。
伊藤痣属太田痣的范畴,除分布部位不同外,两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完全相同,主要分布于一侧的肩、颈侧、锁骨上区等后锁骨上及臂外侧神经所支配的区域,有些病例可伴发同侧或双侧太田痣。
太田痣临床表现
太田痣和伊藤痣好发于有色人种, 如东方人及黑人。女性多见。皮损为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的斑片或斑点,斑片中央色深,边缘渐变淡,偶尔色素斑的某些区域可隆起甚至发生粟粒到绿豆大小的小结节。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皮损的颜色因日晒、劳累、月经期、妊娠而加重。有的青春期变深扩大。本病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眶周、颞、前额、颧部和鼻翼,即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分布的区域;单侧分布,偶为双侧性(约10%左右),约2/3的患者同侧巩膜出现蓝染,结膜、角膜、 虹膜、眼底、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皮损广泛者亦可累及头皮、耳颈、躯干、上下肢等部。口腔和鼻咽部粘膜亦可受累。
伊藤痣属太田痣的范畴,除分布部位不同外,两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完全相同,主要分布于一侧的肩、颈侧、锁骨上区等后锁骨上及臂外侧神经所支配的区域,有些病例可伴发同侧或双侧太田痣。 。
激光治疗太田痣
由于太田痣病损组织与正常组织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别,而不同的病损组织亦有不同的性质及不同的深浅部位,因此它们对于激光波长的吸收情况是不同的,所以美容激光的不同波长,对眼及眼周皮肤有其各自的适应症。
(1)532nm的激光波长:适应于眼周皮肤表浅性色素斑痣的去除。如胎记、太田痣、黑痣、咖啡痣、雀斑、各种色素沉着、纹眉、纹眼线,以及各种血红斑痣、血管性病变等;
(2)585nm的激光波长:适应于各种血红斑痣及血管性病变。585nm是血红细胞的最强吸收峰,是治疗各种血红斑痣及血管性病变的最佳波长,如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瘤、酒糟鼻、深红斑等;
(3)650nm的激光波长:适应于去除纹身及色素斑痣。波长650nm是绿色染料的吸收峰,它对去除职业纹身中的绿颜料最为有效,也可以用来去除一般的色素斑痣;
(4)694nm的激光波长(红宝石激光):适应于太田痣、日光着色斑、雀斑,及蓝黑、黑、绿色、咖啡色纹身的去除;
(5)1064nm的激光波长:适应于深层色素性病变及深颜色的纹身。1064nm对皮肤组织的穿透能力较强,可达到处于皮肤深层的黑色素细胞或黑色蓝色的纹身染料颗粒。
太田痣治疗
利用激光进行太田痣的治疗,如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需要3-8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6周以上,每次治疗可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完成,患者感受到皮肤受脉冲光束的拍击,术后疼痛多迅速消失。治疗的次数与病灶特点的关系最密切,而与上述激光波长的关系为次。从黑色素细胞内的黑色素颗粒在肉眼观察与黑色素细胞镜下分布的规律上看,当细胞分布于真皮浅层时,往往呈淡棕色或棕色,分布在真皮较深层时,表现为蓝色或灰黑色,同一颜色的深浅又与黑色素细胞的分布的密度有关,这一规律在进行治疗时判断预后及治疗次数十分实用。适应于除眼巩膜、结膜之外的各种类型的太田痣、
治疔须知 治疔黑胎记应争早期治疔,年令越小,皮肤越薄,皮损相对较浅,新陈代谢旺盛,吸收能力强,所需治疔次数相对较少。治疗需分次进行,一般需要二至四次治疔,每次治疔约十至二十分钟,二次治疔间隔为三至六个月。治疔后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外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一个星期左右创面痂皮脱落痊愈。新生的皮肤较红嫩,应注意保养,避免在阳光下长时间照晒,谨慎使用化妆品等。
禁忌症:
1、孕妇;
2、光敏性皮肤的人群;
3、糖尿病患者;
4、怀疑患有皮肤癌者;
5、瘢痕体质者。
激光治疗太田痣其突出的特点是治疗可不经局部麻醉、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次治疗,操作十分方便,每次治疗间隔3-6个月。治疗中患者及操作者需要保护眼睛,术后创面敷以抗菌素软膏,4~6天炎症消退。病变深浅与治疗次数成正比,一般需要3―5次,颜色浅的也可2―3次,非常重的需6次以上。治疗最终结果很理想,成功率高,不仅无瘢痕,而且无皮肤质地的改变,激光治疗无疑是太田痣治疗的理想选择。
注意事项:
1、治疗部位保持清洁,避免感染和摩擦;
2、治疗部位有痴皮的需自行脱落,不要用手揭掉,否则色素沉着严重,且易遗留疤痕;
3、痂皮脱落后,局部可有短暂色素沉着,为防止或减少此情况,可合理应用防晒祛斑用品;
4、注意防晒。
治疗前后护理
治疗前仔细清洗面部皮肤。治疗后尽量避免日晒,治疗区不接触水、外用抗生素软膏以预防感染。治疗后一段时间不要服用阿斯匹林类药物,以免影响皮肤的恢复。一周内不包换饮酒、不食刺激性食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