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是目前中央性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但因前置胎盘附着部位在子宫下段,甚至遮盖宫颈口,此处紧邻子宫动脉、阴道动脉的垂直分支,血管和血窦极为丰富,且子宫下段平滑肌相对较少,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因此平滑肌纤维的收缩力较差,缩复作用较弱,促使蜕膜面血窦的止血功能相对不足,故可发生胎盘剥离面大出血且难以控制。以往常用的处理是加强子宫收缩,子宫下段剥离面8字缝扎开放的血窦、宫腔填塞等,必要时可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及子宫压迫缝合术。但子宫下段接受宫颈动脉(子宫动脉下行支)及阴道动脉的血液供应,因此常规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多无明显效果。惟有结扎髂内动脉才有可能达到控制胎盘剥离面出血的目的,但结扎髂内动脉有一定难度,且时间长,最后被迫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填塞纱条是一种较传统的止血方法,近代又提倡应用于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出血的患者。但有学者认为出血主要来自缺乏自主收缩能力、松软的子宫下段,纱布填塞不易起到止血作用,且如纱布填塞不紧会掩盖子宫出血的真相,但过紧又会影响子宫自身的收缩,加剧出血,另外还容易继发术后感染。另有使用Foley导管、三腔气囊管等填塞宫腔止血的方法,但国内使用较少。子宫压迫缝合术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系列新方法,包括B-Lynch缝合法、Cho缝合法等,其原理是通过机械性压迫使子宫壁弓状血管被有效的挤压,血流明显减少、减缓、局部血栓形成而止血,同时也刺激子宫收缩进一步压迫血窦而止血。但子宫压迫缝合术对单纯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效果较好。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成功率达97%,但其只适用于生命体征平稳可以搬动的患者,且需要个人技术及特殊设备,价格昂贵。其并发症主要有栓塞后缺血、盆腔感染等。
本研究总结出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防治大出血的下列经验:(1)如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前壁及侧壁,做横切口易引起出血,特别是在胎盘上打洞更易引起人为的大出血。我们主张行子宫体部纵切口。即先在子宫体部先切一3cm小口,然后再分别向上下延长,向上达到有利于胎儿娩出处,向下延长时避免损伤胎盘,有时即使碰到胎盘也应控制在其边缘,如此,出血量不会太多。(2)在给予促进子宫收缩、局部缝扎等常规处理后立即行子宫动脉结扎术。剖宫产后产后出血标准为胎儿娩出后出血量达500ml,但一般待出血已达500ml时再进行处理已为时过晚。我们认为出血量达到200ml时,即应警惕产后出血的可能,预防出血的处理要提早一步。(3)因孕晚期输尿管随子宫右旋及子宫下段的伸展而升高,并向前转位,膀胱底的位置也较正常为高,且妊娠期子宫下段充血水肿,故常规子宫动脉结扎容易损伤输尿管及膀胱。双侧子宫动脉均有上下两个主要分支,沿宫体侧壁走行,并发出垂直分支即弓状动脉穿入子宫壁,在子宫肌层的外、中1/3处走形。我们行筋膜内多重子宫动脉缝扎术,间断缝合子宫侧壁肌肉全层及其内的子宫动脉的分支,止血效果牢靠,在宫腔内操作,简单易行,不穿透子宫浆膜层,故不会损伤输尿管及膀胱,不会引起阔韧带内血肿,且可同时向切口下方缝扎子宫动脉的下行支,无需再经阴道分离膀胱行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能有效中止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胎盘剥离面引起的子宫下段的出血。
综上所述,筋膜内多重子宫动脉缝扎术对于控制中央性前置胎盘宫产术中的出血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子宫切除率,简便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