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强度受损,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绝经或者老龄引起的骨骼退行性变;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某些疾病、药物、营养和活动异常而造成的;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因不清,发生于青春发育前的儿童,而在青春期后可自行缓解。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基础措施有:进食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注意适当户外活动和规则运动;避免嗜烟、酗酒和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积极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
目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骨吸收抑制药,包括双膦酸盐、钙剂、降钙素、维生素D 及其衍生物、雌激素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另一类为骨形成促进剂,如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和维生素D 及其衍生物,后者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相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