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系地方病,多发生在东北和西北牧区,主要有三类人群易感染,即在农牧区有病畜接触史者;与含菌培养标本接触的实验室工作人员;饮用过未经消毒灭菌达标的乳品或食用过未熟牛、羊肉的人群。该病最易侵犯脊柱,其流行病学已经从一个主要是职业相关性疾病变成一个主要由食物引起的疾病。而结核病发病比较广泛,脊柱结核主要由肺结核、消化道结核或淋巴结核感染所致。
布氏杆菌和结核杆菌感染可以侵及脊柱的任何部位, 前者以腰椎居多, 其中 L4 发病率最高,后者以胸腰段居多,其中 L1、2发病率最高。
X线表现:(1)椎体炎:布氏菌性脊柱炎边缘型骨质破坏最常见,病灶呈多灶性,多侵害1~2个椎体上缘,少数为3个椎体。早期表现为小骨质稀疏灶,数周后出现骨质缺损病灶,较大的病灶呈岛屿状。病灶呈软组织密度,边缘清晰锐利,呈不规则虫蚀状破坏或刀锯样外观,后期硬化、增生形成骨刺,呈鸟嘴状向外或邻近椎体缘伸展,形成骨桥。椎体中心亦可被侵犯,通常椎体中心病灶迅速硬化,不形成深部骨质破坏缺损,以后逐渐被新生骨代替,无椎体压缩征象。脊柱结核无论中心型还是边缘型骨质破坏很快侵犯至椎间盘及相邻2~3个椎体,可出现跳跃性破坏,骨破坏灶呈溶骨性,椎体中央可有空洞,密度不均匀,并有死骨形成,椎旁软组织影增宽,正常肌肉影模糊,慢性病例可见多量钙化阴影;后期椎体压缩成楔状,前窄后宽,脊柱后凸。(2)椎间小关节炎:布氏菌性脊柱炎多发生于邻近病变椎体,关节面破坏不规则,关节间隙进行性变窄,以至消失,也可表现为继发性增生性关节炎,产生骨性强直,数个关节同时受侵。而脊柱结核极少出现上述表现。(3)韧带钙化:布氏菌性脊柱炎表现以下腰椎多见,表现为自下而上逐渐发展的前后纵韧带呈索条状钙化影;脊柱结核无此表现。(4)椎间盘炎:布氏菌性脊柱炎可有早期椎间隙狭窄,密度增高,但椎体终板无破坏倾向;脊柱结核表现为进行性椎体终板和椎间盘破坏,密度减低不均匀,椎间隙极度狭窄或消失。
CT 表现:(1)骨改变:布氏菌性脊柱炎骨破坏灶多为直径不超过5mm 的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骨小梁粗大紊乱,结构不清,破坏灶边缘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增生硬化带,多分布在椎体边缘,新生骨中又见新破坏灶,少数见于椎体中心,椎小关节亦见类似改变,邻近椎体密度普遍增高,无死骨及椎弓根破坏;脊椎结核为溶骨型骨破坏,破坏灶常累及椎体一部或大部。破坏灶内见多发不规则死骨,椎体后部破坏常累及椎弓根,邻近椎体密度普遍减低。(2)椎间盘改变:两者椎体破坏均伴有相邻的椎间隙狭窄,椎间盘破坏,但布氏菌性脊柱炎CT表现为等密度,是椎间盘破坏的同时常伴随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的结果,骨关节面增生硬化;而脊柱结核CT表现为椎间盘破坏,密度不均匀,有满天星样死骨渣散在其中,骨关节面不规则破坏或消失。(3)椎旁脓肿:两者椎旁软组织影均与椎体破坏区相连,形态不规则,界限清楚,推压邻近的腰大肌。(5)骨膜改变:布氏菌性脊柱炎椎体骨膜肥厚,由中间向两侧膨出,使椎体呈斑驳样不均匀密度增高,梭状变形,椎体边缘骨膜增生肥厚、钙化,形成唇状骨赘,新生骨赘加上其间的破坏灶构成花边椎之特征性表现,但钙化的骨膜和椎体间仍清晰可辨。相邻椎体骨赘连接形成椎体侧方融合。有时横突的骨膜表现为横突顶部帽状增厚。 脊柱结核无上述表现。(6)韧带改变:布氏菌性脊柱炎主要表现在前纵韧带和棘间韧带钙化;脊柱结核无此改变。
MRI表现:除 CT 表现特征外,可以早期发现骨和周围累及的软组织信号异常,椎间隙狭窄,椎体呈不均匀信号,并发现椎管内硬膜外脓肿、破坏的椎间盘或炎性肉芽组织突入椎管或后纵韧带钙化,使相应平面脊髓受压。MRI上脓肿边缘的增强信号提示脊椎结核。脊椎结核牵涉胸腰段和更多椎体,比布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比例高,后者一般出现腰椎体水平带状不足。脊椎结核最可靠的MR I特点是跳跃病灶和薄而光滑强化的脓肿壁以及界限清楚的脊柱旁异常信号;而布氏杆菌性脊椎炎 MRI特点是厚而不规则增强的脓肿壁和界限不清脊柱旁异常信号,T1W I呈低信号,T2W I为高信号,至骨破坏明显时,T2W I高信号,抑脂像椎体、间盘、附件及椎管内呈不均匀高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