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好处不需细说,几乎每一种运动都有助于提高身体某一部位的机能,但是,如果运动不当,却也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导致身体受伤。所以,运动虽好,但也要注意必要事项,既要通过运动来提高身体的素质,也要保证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无论是日常的锻炼和运动,还是一些体育竞技活动中,都经常会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专业的运动员尚且可能出现运动损伤,更何况普通的老百姓。所以,对于都市里较少运动、并且没有进行规范地运动的白领来说,一方面需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而与此同时,也要预防运动中带来的损伤。
应怎么样预防运动损伤?首先要看看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哪些,再根据这些原因进行对应预防。
原因一、准备活动不合理。
运动之前要进行热身活动,不同运动项目之前有不同的热身活动,并不是说运动前随便跳一跳就算热身。例如乒乓球需要进行手腕、腰部、踝关节、下肢等部位的热身运动,大部分都市人坐的时间长,关节活动小,肢键太紧张,如果突然要承受大的扭动、旋转,就可能出现挫伤。
对策:不热身或热身不足就开始运动,是许多年轻人的通病。但即使时间很匆忙,也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不合理或不充分的热身,可能引起慢性或急性的运动损伤。
原因二、竞技状态不佳
感冒了去运动,合适吗?腰痛,还去游泳,可以吗?事实上,当竞技状态不佳时,过量的运动反而会适得其反,带来新的损伤。
心情不好时,想运动发泻一下,小心引起运动损伤。
对策:在身体状况良好的基础上,并进行充分热身后,才进行各项运动。例如游泳虽然可以预防腰痛发作,但不能治疗腰痛,当腰痛时,最好不要进行游泳等腰部运动,以免疼痛加剧。
原因三、训练水平不足
一年才打一次篮球,一打就是打一场激烈的比赛,这种情况,不引起损伤才怪呢。没有平时的积累,身体肌能没有基础,是引起损伤的原因。
对策:每个运动项目,对肌肉和关节都要求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所以,如果计划打比赛,最好提前开始进行训练。
原因四、违背训练原则
每一项运动都有相关的规则,例如篮球投篮时应跨几步上篮,打羽毛球时手与脚如何配合等,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基本动作和运动的原则,这些规则均是经过研究与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如果不懂这些,只凭着自己的感觉去运动,则容易出现损伤。
对策:运动时最好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没有条件请教练,至少也要通过学习各种运动的指导书籍、影碟后,再进行相应运动。
原因四、运动组织不当
这一点主要针对竞赛类的运动。组织者没有根据每位运动员的特点进行安排,对运动员的安排不适当,可能造成运动员受伤。例如对一位体力不佳的足球运动员,安排其踢足全场,也可能令运动员受伤。
对策:运动组织者应对所有参加者的身体素质有充分了解。
原因五、气候因素不佳
下雨时去跑步容易摔伤;天冷时去游泳,如果没有充分准备,也容易感冒;打雷时去打高尔夫球,带来的可能不仅是损伤,还有危险。这些都可能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
对策:在进行户外运动时,随时根据天气的状况进行调整。
诊断与治疗
虽然采用了种种方法来预防出现损伤,但万一在运动时受到损伤,应如何处理?是否需要马上到医院去?要根据运动损伤的程度来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运动损伤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层次。
1、轻度:不一定到医院
轻度损伤时,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不适应,一运动时就有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觉,但还可以继续运动,也没有丧失工作的能力。这种情况,不一定要前往医院,但可以做些相关的物理治疗,例如推拿、冷敷、热敷等。
2、中度:门诊治疗
中度损伤时,日常生活没问题,但做某个动作时,例如弯腰时,突然间就疼起来。这时候,最好到医院门诊就诊。
3、重度:住院治疗
如果疼痛已经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休息,那就是重度的损伤了,当然要到医院治疗,甚至需要住院休息。
特别提醒:如何就诊?
如果到医院时,要找哪个科室的医生治疗?一般来说,最好直接到运动损伤专科。但也有许多医院没有这一专科,那么,也可以选择康复科、骨科、疼痛科等科室的医生就诊。
就诊时,必需向医生说明最近一个月到三个月期间的损伤史,以及曾经做过哪些治疗,包括按摩、针灸、拔火罐等民间常见的方法。而损伤史并不仅仅是指在体育锻炼中所受的伤,如果坐车遇到急刹车扭了脖子、做家务时闪了腰等,都属于运动损伤的范畴。
自我保健:常规治疗:
无论哪一种运动损伤,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是急性还是慢性,一出现损伤,就需要早期进行综合治疗,并且正确安排运动活动。
在医生进行专业治疗之前,也有一些常规的治疗方法,“PRICE”的常规治疗方案。
P(protection)也就是保护。将损伤部位保护起来,令患部免受进一步损伤。例如可以用护腕、护膝来保护手腕或膝部。
R(rest)休息。至少保证患部的休息,避免刺激或牵拉。
I(ice)冰敷。伤后24至48小时里,不断进行冰敷或冰水浸泡,每次相隔12至15分钟,反复进行。
C(compression)加压。用弹性绷带包扎。
E(elevate)抬高。抬高患肢,有助于静脉淋巴回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