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研究表明,多参加户外活动可以让近视的风险降低,也许这是因为户外的日光更强,视野更宽广,余光景物距观察者的远近更一致。
越来越近
“近距离工作”或许是另一种磨合不佳的人类行为改变方式。我们的先祖不读书,即便是那些削箭头或者干其他细活的人,大概也不会一干就是一整天,而且每天都如此。频繁的近距离工作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而出现的。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个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或者上上个世纪。许多人是在童年变成近视眼的,书呆子架一副“酒瓶底”的经典形象恐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人到成年也会患上近视,纺织工人和成天面对显微镜的从业者近视率极高,已经成为职业病。
苏新梅等人最近的研究,已经将“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工作增加”与近视联系了起来。“看书、写字和操作电脑都与近视有关,”她说,“我们发现经常泡在电脑上的孩子更容易近视。”古根海姆也发现,喜欢读书的青少年里近视率更高。另一个团队调查了丹麦的医学院学生,发现那些全神贯注于阅读大量枯燥书籍的医学生同样更容易近视。
穆蒂和摩根通过研究发现近距离工作几乎不损伤视力,此后“近距离工作导致近视”的假说就失去了一批拥趸。其实,整理一下导致近视的潜在因素就很容易发现:读了很多书的人大概是在室内读的书,看电视或用电脑也是如此。
2007年,一项针对土耳其的医学院学生所作的调查,进一步动摇了近距离工作理论。与视力极佳的同学相比,那些近视的医学生在7岁以前待在户外的时间较短。在那些近视的医学生中,大约1/7是在18岁以后才近视的。研究者没有发现他们在近距离工作上存在任何差异,因为每个医学生都要作大量阅读等近距离工作。但是,这项发现指出,户外活动过少造成的“恶果”可能会到年纪渐长时才显现出来。
另一些研究暗示,一些不太受关注的因素也在发挥作用。一项研究发现,体育运动似乎能够在11岁的孩子身上起到某种预防近视的效果。这种趋势在丹麦医学院学生身上也能观察到。
穆蒂想知道,待在户外对预防近视的正面效应是否与维生素D有关,毕竟人类是依靠紫外线来合成这种维生素的。在他自己的一项小规模研究中,作为观察对象的青少年待在户外的时间大致相等,但近视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确实比不近视的人低20%,这还是考虑了年龄差异和饮食结构差异之后的结果。
文化冲突
尽管这些理论还在接受调查,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始呼吁要开展行动了。斯蒂尔说:“我们必须让家长知道,踢也要把孩子踢出门去。”
摩根同意这一观点,但他表示,在一些近视率已经节节攀升的国家,望子成龙的心理会把这条路堵死。“看看中国孩子的学习生活吧,你肯定会对它的密不透风感到震惊,”摩根说。在学校里,孩子们午饭后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待在室内午休,然后继续学习几个小时。他说,这种模式很难改变,“我提过建议要取消中国孩子的午休,他们的反应就好像我在提议要虐待儿童一样”。西方国家也有用功学习的孩子,“但你见过中国的孩子之后,就会觉得他们真算不上什么了”。
即便如此,苏新梅说,让孩子走出户外或许也比减少他们的近距离工作量要更容易一些。她说,亚洲的教育体制在强度和竞争激烈度上已经达到“饱和点”,“但你不能让孩子少读书少学习,这在政治上不正确”。
在美国,临床医学界对这些新数据反应不一。新英格兰视光学院的心理学家简・格威亚兹达(Jane Gwiazda)说,尽管眼科医生开始逐渐了解户外光理论,但孩子们通常要到眼睛出现问题之后才会去看眼科医生。她说,儿科医生可以赶在那之前,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一旦孩子近视了,再把他们送到户外,也于事无补了”。
如果出不去,多朝外面望望或许也有帮助。这样做似乎不会影响棒球明星霍恩斯比的视力。曾经有人问他,在没有比赛的冬季会做些什么。霍恩斯比答道:“我就一直盯着窗外,等着春天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