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我国乳腺增生病的发病情况如何?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首先想说一下,乳腺增生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包括了临床上常说的纤维囊性乳腺病,囊性增生病,乳腺小叶或组织增生等多种情况。其病理机制是由于乳腺上皮细胞的过快增长导致了良性的细胞堆积,而形成了乳房肿块或组织的局部增厚,伴有疼痛或囊肿形成。
乳腺增生多发于20-50岁的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下降乳腺增生大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门诊,乳腺增生的诊断占到了乳腺专科门诊病人的60-80%,在普查人群中也占到了女性的20-40%。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乳腺增生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发病原因主要与激素内分泌不平衡和神经精神因素有关。一般来说,雌激素过多而孕酮较低会诱发乳腺上皮细胞的增生。现代人的饮食偏向高脂肪和动物蛋白,这些都可促进雌激素的合成,精神压力过大也会诱发激素不平衡。此外,一些女性为了追求美而服用的一些美容美体产品也含有外源性雌激素,可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的增生。
2、不少女性担心乳腺增生会进一步发展成乳腺癌,那在您看来乳腺增生会癌变吗?
如果只是周期性的乳房疼痛和肿块,月经后就消失,这种一般没问题,不会导致癌变。但如果是持续性的疼痛和肿块,则需要就诊于乳腺专科医生,进一步检查了解乳腺增生的程度和病理类型,以确定是否有癌变的可能。
3、乳腺增生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各种乳腺增生的癌变风险分别有多高,哪种乳腺增生癌变可能性最大?
如果只是周期性的组织增厚或肿块,月经后消失,这种乳腺增生的癌变风险没有增高,与正常人一样。如果有持续性的乳房肿块,需要鉴别是囊性还是实性,如果只是囊肿,癌变风险也不会增加。但如果是实性肿块,且影像学提示恶性可能,则建议活检确定病理性质,如果病理报告是细胞增生,但形态与正常细胞一样(无异型性),这种癌变的风险比正常人稍高出30-90%。最危险的是非典型细胞增生,其细胞形态异常,癌变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出4-12倍。
4、乳腺增生发展为乳腺癌有哪些高危因素?应如何防止乳腺增生后进一步发展为乳腺癌?
乳腺增生发展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为病理活检显示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建议这些病友低脂饮食和停止外源性雌激素的摄入,同时需要密切随访来早期发现乳腺癌。如增生症状严重也可考虑服用他莫西芬治疗。如合并有其它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如导管内乳头状瘤,有乳腺癌家族史或对侧乳癌病史,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有突变等,也可考虑手术切除病灶甚至预防性切除乳房。
对无不典型增生的病友可针对乳腺增生进行预防和治疗,缓解或减轻乳腺增生的发生,以免其进展为不典型增生从而预防乳腺癌。
5、有部分研究称乳腺增生治疗不当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在您看来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您在临床上有遇到这类病人吗?有哪些治疗方式若使用不当有可能导致乳腺癌呢?
我看到过这种说法,但我认为这个指的是乳腺增生不正规治疗会导致病情的延误,而非直接导致乳腺癌的发生,比如说局部症状的缓解而导致忽视了应进行的正规随访。病理活检有不典型增生的病友是需要每3个月随访一次的,如果因为症状的缓解而一年不就诊,确实有可能导致恶变而没及时发现。我个人没碰到过因乳腺增生治疗不当导致乳腺癌发生的,但遇到过不少因为没及时复查而没能早期发现癌症的病友。如果对乳腺增生的病友使用雌激素类产品或药物,是有可能加速恶变,但我认为这样的医生应该极少。
6、乳腺增生病友应该做什么检查提早发现乳腺癌的出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应该定期(6-12个月)复查和有症状改变随时复诊。临床上主要是触诊,常用的辅助检查有B超和钼靶,亚洲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平均比欧美早10岁,乳房一般比较致密,所以B超是首选,而且是无创伤检查,可多次进行。钼靶一般用于40岁以上的女性,可1年1次,能发现B超不能看见的微小钙化。磁共振的软组织分辨率高,灵敏度高,但假阳性率也高,因其价格昂贵不做为常规检查推荐。
7、有什么生活习惯和饮食行为可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呢?
(1) 改变饮食习惯,防止肥胖,少吃高脂肪食物及补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
(2) 适当多运动,现代人就是因为坐办公室太多,运动较少,所以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发病率都增高。有研究发现每周2个小时的快走以上的运动可显着减少乳腺癌风险。
(3) 适当调整工作和生活压力,规律睡眠。压力过大,心情抑郁均可导致内分泌失调而乳腺增生。
(4) 不要穿过紧的内衣,以免压迫乳房的血液及淋巴循环。
(5) 避免过度使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和药物,不食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
(6) 远离烟酒。
(7) 尽量母乳喂养。
(8) 每月自我乳房检查一次和定期乳腺专科门诊复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