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家乡的惯例,重阳佳节这一天,整个大家族的成员都回老家聚一下,挺热闹的。
在祠堂等待“大锅菜”时,儿子悄悄地对我说:“妈妈,你看姑婆,她老是用牙签往自己的耳朵里掏。”我扭过头,见姑妈真的在用牙签弄耳朵,或把纸巾卷得小小的,往耳道里掏。
姑妈发觉我们看着她,很尴尬地说:“不好意思!”因知道我是医生,姑妈接着诉说:“耳朵实在痒得难受,而且还时不时有水和豆渣样的东西流出来,但只是痒,并不痛。我到医院看过很多次了,医生说是外耳道湿疹,曾帮我冲洗过耳道,又用过4%硼酸乙醇滴耳液和皮康霜。但每次治疗舒服两三天后,又会复发,现在都没信心去看医生了。”
姑妈还说,她每天最少要用十支棉花棒掏耳,实在耳痒难忍时,甚至会把风油精倒进耳朵里。
分析:根据情况,初步估计是慢性湿疹。
检查:先用耳镜检查耳部情况,发现其外耳道口皮肤有结痂和皲裂;外耳道里的分泌物很多,以豆渣样物为主;耳道皮肤已有增厚、糜烂和丘疹,但鼓膜完整。
结论:外耳道湿疹,同时合并真菌感染,且治疗不规范,故病情反复。
“不是小孩才容易得湿疹吗?我都五六十岁的人了,还会得这病?”——姑妈的疑问。
小孩的皮肤较敏感,且机体免疫能力不完善,相对而言,容易得湿疹;但成人也会得此病,且发病率并不很低。
外耳道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很复杂。比如,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外在因素;多汗、过度搔抓等不良习惯;香脂等化妆品和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的长期刺激;机体的内在因素,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混乱,都会导致湿疹。
外耳道的真菌刺激和中耳炎也会诱发湿疹。特别在广东地区,气候潮湿,耳道容易出现真菌感染,病人觉得耳痒就会反复掏耳。过度的外界刺激,使外耳道更容易发生湿疹。
如果耳道真菌感染和湿疹同时存在,病程就更容易反复,症状多以耳痒和分泌物增加为主;若合并外耳道炎,则会感到疼痛。
听到湿疹,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不能治愈,会反复。这也没错,因为湿疹的病因复杂,临床上大多数治疗都是对症的,所以,防治就显得很重要。
首先要改正不停掏耳的坏习惯。习惯一旦形成,要一下子完全停止,确实需要意志力。另外,还要尽量找出病因,配合正规的治疗,这对稳定病情很有帮助。
病人切记:
切勿自己用双氧水或弱酸性沐浴露清洁耳朵,或自行买些消炎或激素类的药膏涂抹,因为:
①耳道较弯曲且深,自己不容易将分泌物清洁干净;若处理不当,还容易损伤外耳道和鼓膜。
②双氧水等溶液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清洗不干净,会加重皮肤的变态反应。
③局部涂药是有讲究的:真菌性外耳道炎合并湿疹时,要用具有抗真菌、细菌和抗炎作用的复方康纳乐霜;若无真菌感染,只需用单纯的抗炎药膏,如派瑞松即可。这些外用药膏有抗生素或(和)激素成分,不适合长期应用。
医生这样治耳痒:
第一步:用负压吸引器仔细地吸掉外耳道分泌物。
第二步:轻轻地用生理盐水和耳科专用的棉拭子将外耳道完全洗净。
第三步:在外耳道局部涂上一层薄薄的复方康纳乐霜,同时可让病人口服1~2周的抗组胺类药,如合并严重的真菌感染,可短期口服一些抗真菌药。
第四步:叮嘱病人隔天到医院进行外耳道清洁和上药。
相关文章